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区镇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耕地占用税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维护建设支出40%以上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投资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通过“民办公助”方式给予补助。
2、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全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全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完成小农桥改造40座,实施龙袍鹅留等20座泵站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大力建设当家塘等蓄水工程,完成当家塘110面,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8万亩,提高山区蓄水抗旱和农村饮用水保证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面推进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全年发展节水灌溉10万亩。
3、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消除水利工程隐患,增强水库安全。实施金牛山等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2座。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库区移民政策,及时发放原迁移民的后期扶持资金,统筹规划实施原迁移民后续扶持项目。
4、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行农业科技人员挂钩到基层、服务到农户。实施三项更新工程,强化种子管理,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全区优新品种及实用技术的应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步伐,大力发展以跨区作业为重点的农机服务产业。全区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健全稳定农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区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保证。
5、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畜禽检疫和重大疫病防疫密度分别达到100%。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基础工作,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40万元用于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6、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农业标准化。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充分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积极发挥气象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作用,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