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和岗位培训,按照企业负担大头、个人承担小头、政府适当资助、院校酌情减免学杂费的办法,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围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以深化“双培双带”工程为龙头,突出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致富能人和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骨干力量;继续实施“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等工程,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7.进一步做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帮助这些地区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人才扶贫工程”,制定鼓励各类人才到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作特别是长期工作的优惠政策;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积极构建吸引各类人才到这些地区建功立业的事业平台;完善省直机关、单位对口支援和帮扶这些地区的工作制度。
三、创新评价和使用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8.建立并完善各类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核心,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要素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主体明确、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手段,建立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和工作实绩。继续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政领导的岗位职责规范、政绩考核体系和考评标准及办法,建立健全考核工作责任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业绩与综合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中介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深化专业技
术人才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制度,积极探索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探索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评价高技能人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探索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方法。9.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不断提高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加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力度,全面实行任用干部票决制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积极推进轮岗交流,尽快出台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办法,着力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能出等问题。10.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制定《甘肃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办法》,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完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用制度,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推行以项目、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