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重视开发妇女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党外人才、青年人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注意发挥离退休人才的作用,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单位的特点,对人才工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评价和使用机制、激励保障机制、流动机制、投入机制,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创新培养机制,实现各类人才全面发展3.加快建设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切合我省实际的教育发展规划。调整教育结构,积极进行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办学模式创新。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改造、调整、压缩供给过剩的专业和学科,增设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学科。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途径,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促进培养使用有机结合。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坚持推进素质教育,蓄积人才资源的后劲。
4.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各类人才讲奉献、比贡献,积极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突出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带薪学习制度,推行全员培训。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在党政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5.突出抓好中高层次党政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注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努力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学习,着力提高各级党政领导人才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的优秀企业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专家。每年集中培训地厅级领导干部300人左右,县处级领导干部5000人左右;每年选拔200名大中型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500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各类人才挂职锻炼工作,完善挂职锻炼选派及管理办法。继续做好选派各类人才出国(境)培训工作。改进后备干部的推荐、管理、培养、使用方式,坚持动态管理,备用结合。进一步抓好选调优秀大学生、高校长线专业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服务工作。
6.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充分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强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