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要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健康的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活动,县教育局或学校党团队组织要统一协调和部署,切实把学生安全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每年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道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组织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要通过评选三好学生、先进集体等活动,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严格执行初中生每年20天、高中生每年30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要建立各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四、落实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文明委要在县委领导下,担负起责任,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宣传、教育、文体、科技、广播电视、 民政、公安、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各自优势,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经常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及时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狠抓措施的落实;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支持力度。
(十一)加强队伍建设,形成骨干力量。要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正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一支素质高、思想好的各类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支依法行政、监管有力的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一支覆盖面宽、奉献精神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勇于开拓创新,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培育、树立典型,在全社会倡导人人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