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地搞好整改。同时,立足我市开放晚,党员干部大多是在不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思想相对封闭保守的实际,突出解决开放度低的问题,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着力克服“三种心态”,进一步强化“三种意识”,深入思考“六个如何”。
克服“三种心态”:
一是“内陆心态”。即习惯于自我封闭,眼界不宽,思路不广,用开放的思维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不够,对外推介宣传也不够,缺乏与外部市场对接融合的主动性,在建设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沿海强省中奋发有为的拼劲不足。
二是“自足心态”。即习惯于以条件差、开放晚为由寻求自我满足,安于现状、小进即满,主动争跑项目的韧劲不足,创新工作的胆识不足,干大事业、求大突破、谋大发展的气魄不足。
三是“本位心态”。即习惯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讲局部胜过讲大局,找理由胜过找办法,积极主动服务的意识较差,发展环境不够好。
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开放意识。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最大限度挖掘优势,辩证看待优劣势转化,变习惯打“贫困”牌为主动打“优势”牌,以更加开阔的思维、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主动的姿态抓工作、干事业、谋发展。
二是赶超意识。正确处理外部帮扶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关系,进一步振奋精神,始终以争创一流的激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在开拓创新中寻求更大突破。
三是服务意识。强化大局观念,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进服务态度和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深入思考“六个如何”:
一是始终坚持把理清思路作为推进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入思考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立足优势,找准定位,明确主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二是始终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途径,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近京”优势,做好“对接”文章,把我市与京津的合作推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强化“沿海”意识,着力打造东出西联枢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和引导我市企业提升产品档次,积极培育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扩大经济外向度。
三是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发展的核心之举,深入思考如何继续突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主基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谋划项目;积极争跑,使更多的大项目挤入国家、省计划盘子;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对接和互利合作;加快园区建设,建立引进项目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推动产业集聚;破解资金、土地等制约瓶颈,完善项目考核机制,促使更多的项目落地。
四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入思考如何继续贯彻“谋划经济增长点、探求工作创新点”总要求,更加有效地引导、调动、保护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增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财政体制等其它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