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信息服务站,建成以县(市、区)三农服务网联席会议为中心,以农业服务热线为骨干,以各乡镇为汇聚点,各行政村为节点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县、乡、村都有1个农产品服务站(点)。完善三农服务网。
2.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现有农业信息服务资源,在全省县(市、区)建设 100家以服务设施和服务信息网络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集农业经济技术信息、产业开发、市场营销、科技示范、信贷资金、政务服务等六大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示范项目,完善省、市、县、乡(镇)四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3.金农工程。新建省级农业数据中心、粮食流通数据中心、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和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并建立相应数据库;配置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市场监管系统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信息采集终端,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和农村信息员队伍。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计划,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建设一批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加强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岗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2010年前每年实现36万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非农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逐步将劳动力市场网络延伸到乡镇农村,形成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
2.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在全省所有县区市示范建设100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网站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中心,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维权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建设省级中心网站、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中心局域网,设区市、县(市、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网站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中心局域网,农村劳动力培训学校、重要乡镇、企业网点等网站示范工程。
(五)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1.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加快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所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建设51个县(区)级医院、36个县(区)级中医院、45个县(区)级妇幼保健院、500个乡镇卫生院、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调整乡镇卫生院布局和功能,实施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加强村卫生所建设,使全省每个建制村都有1个卫生所或乡镇卫生院巡回医疗点。2.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覆盖所有乡(镇)及大部分村的县级紧急救援中心,建立健全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建设,将网络延伸到所有乡镇,提高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严格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准入制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医疗安全。
3.农村药品监督网和农村药品供应网。完善和扩大药品供应网,确保药品供应渠道畅通。实现药品配送到所有行政村。加强农村药品市场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使用的药品实行跟标采购制度,防止假劣药品或质次价高的药品流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