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活动实施意见 >> 正文
三服务一促进当好工会排头兵实施意见

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安全生产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深入实施安康工程,落实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加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参与劳动安全卫生维权机制建设,推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职业危害与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对于无故克扣拖欠工人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忽视安全卫生劳动条件,侮辱职工人身人格等侵犯职工权益的违法行为,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三)坚持以构建和谐企业为载体,促进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围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按照“整体规划、分级实施、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创新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把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与建设职工之家、“双爱双评”和“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等活动结合起来,适时推荐、评选和表彰一批全国和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促进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nbs

p;  (四)坚持抓好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基础。
    健全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长效机制,按照省委提出的以确保五年内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基本建立工会组织为目标,以沃尔玛组建工会为契机,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推进工会尤其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会员意识,激发他们自愿建会、主动入会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2009年新增加基层工会组织2万家,新增工会会员100万人以上,外资企业组建率要达到80%,私营企业组建率要突破60%,农民工入会率超过70%。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的同时抓好工会组织的整顿和重建,确保组织不断线、会员不流失、工作不断层。
    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书记的批示精神,在组建工会的同时抓好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建设,发挥好作用,切实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切实增强企业工会活力。以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为契机,开展“企业工会建设年”活动,按照“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要求,在总结去年100个不同企业类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分类指导,努力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动员职工建功立业的建设之家、善于维护职工权益的维权之家、提高职工能力水平的学习之家、丰富职工精神生活的文化之家,切实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严密防范敌对势力对我工会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在党委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提高信息沟通、情况排查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坚决维护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稳定,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五)坚持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
    针对职工群众的需求,维护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和精神文化权益。各级工会要以国有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领域,以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对象,从实际出发。在抓具体帮扶上下功夫,为职工和农民工多办好事实事。
 &nb

本文由: www.gwku.net 免费提供 sp;  一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意见
       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
       省交通厅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自身…
       税务局创建先进班子实施意见
       开展二oo七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意见
       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全…
       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实施意见
       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镇加快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发改委加快科学发展学习材料
    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人大领导创新教育发展讲话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学习型党干部队伍安排意见
    相声发财捷径
    度脑科护理总结
    婚礼致词来宾致词
    员工聘用治理办法
    开展治理医患纠纷实施方案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
    乡村卫生服务管治实施意见
    开展文明行车服务活动方案
    服务业发展工作意见
    提升民情服务工作意见
    共建服务群众促和谐工作意见
    优秀护理服务工作意见
    冬日无闲服务活动工作方案
    党员志愿者服务安排意见
    开展集中服务实施工作方案
    活动实施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