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基层组织设置方式。
2.深化“双向培养”,建立“四个培养”新机制,大力加强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四个培养”是指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培养为村支部书记,把致富的村支部书记培养为致富引路人。各乡镇党委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四个培养”思路来实施对村支部书记的培养,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各相关部门要开展大规模的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为他们发展生产提供科技、农资、信息服务,帮助解决发展资金,争取发展项目等。使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掌握实用技术,发展生产,共同致富。
(七)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好“支部+协会”、“党员农贷快车”、“县级部门帮村、党员(领导干部)帮户”等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1.不断完善“支部+协会”模式。“支部+协会”,就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模式。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原有的金瓶岩村“支部+(蔬菜种植)协会”、金河坝村“支部+(小尾寒羊养殖)协会”的同时,大力推广“支部+协会”模式。今年,全县将在热务、牟尼等地区建立“支部+(蔬菜种植)协会”,在小姓乡、白羊等地区建立“支部+(中药材种植)协会”,在木西村建立“支部+(牦牛养殖)协会”等。在川主寺、山巴等地积极探索建立“支部+(旅游)协会+公司+农户”模式。乡镇党委和相关涉农部门要加强对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指导包括协会在内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通过“支部+协会”模式,扩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辐射范围,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市场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积极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同县信用联社的联系,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深入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为农村党员发展生产提供信贷支持。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会同信用联社对本地党员生产发展项目搞好调查规划,建立“党员农贷快车”专门档案,分期分批作好申请。信用联社确定好信用等级,明确授信额度,设立“党员农贷快车”专柜,及时受理,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对贫困党员贷款要提供贴息补助。力争今年内实现“党员农贷快车”乡镇全覆盖,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增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3.建立“民情通道”制度,深化“县级部门帮村、党员(领导干部)帮户”结对帮扶工作,实施“千村万户帮扶”行动。建立“民情通道”制度,即在所帮扶的村和帮扶机关(领导干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一个村上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帮扶机关反馈办理的具体实事、帮扶措施等情况的通道,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帮扶机关领导干部要向所帮扶的村公布办公电话和手机,并落实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同帮扶村的联系。乡(镇)村也要向帮扶机关公布联系方式,确保信息通道畅通;二是在机关推行民情接待日制度、民情走访制度、民情信箱制度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三是群众反映的问题、帮扶机关办理的实事通过电视、报刊、简报等向社会各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四是设立驻村帮扶“民情通道”公开栏,将帮扶工作相关情况展现在公开栏内。认真实施“千村万户帮扶”行动,“千村万户帮扶”行动是指全州千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帮扶千个农村党支部,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联系帮扶万名贫病户。将“千万”行动同“部门帮村、党员(干部)帮户”工作有机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