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实施意见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市委、市政府立足衡水实际,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为进一步健全惩防体系、加大反腐败治本力度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今年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为全面贯彻全省、全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特制定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实施意见。
一、强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虽然各级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但是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然时有发生。从全国、全省、全市查处的一些重大典型案件来看,最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环节是行政审批、工程招标、物资采购、资金支配和人事安排等权力相对集中的环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利用权力搞暗箱操作和私下交易,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权力的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权力地下化、权力市场化、权力私有化必然导致腐败。实践证明,阳光是腐败的天敌,公开是腐败的克星。因此,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教育、制度、监督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促使行政权力的行使者明确自身职权和预期责任后果,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筑牢不愿贪的思想道德防线;有利于完善各项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建立健全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使人不敢贪的机制;有利于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推动监督关口前移,达到使人不能贪的监督效果,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二、把握关键,精心运作,积极稳妥地推动试点工作健康开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局党组决定,今年重点在局县社会管理科、网络中心两个单位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其他单位要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自觉地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社会管理科、网络中心每季度向局监察室上报一次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各单位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搞好底数。就是首先对本单位的行政权力全面清理,弄清到底拥有那些权力,每项权力是如何运行的,一项一项的拉出单子,从清理和规范权力入手,编制清晰的权力目录和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权力行使间的重点部位及责任人一目了然,做到权责分明,不能有任何遗漏。对不能公开或暂时不能公开的也要列出目录,提供依据,说明理由,并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本单位自存一份)。在审核备案的基础上按照权力的类别和项目,编制职工目录和流程图。职权目录要逐项列明职权行使的依据、主管领导和内部负责机构、人员职责分工、办理时限、服务承诺、工作纪律以及责任追究等。流程图要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显示行政权力的基本运行程序、监督制约环节、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在权力清理的过程中,既要体现监督与责任原则,又要体现效能和便民原则,一方面明确权责、规范运行,有效避免因权责不明、监督出现盲区而导致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进一步简化手续和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使群众办事明白、监督方便。
二是突出重点。重点放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易生腐败的权力部位。如:重点公开项目建设审批、工程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权等。同时还要明确公开的范围、载体和时间,力争运作规范。凡应让班子内或单位内部人员知情的,让全局或社会知情的,都要按制度实行公开。公开的载体应从有利于群众的知情办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