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健康发展。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师生和谐关系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培养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创建健康向上、管理科学、富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班集体,使学生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人”。二要建立健全班主任管理机制。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紧密联系实际,制定班主任任职条件,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培训任职、聘任考核、津贴发放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工作制度,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规范管理。要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师的课时工作量,保障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班主任激励竞争机制,认真做好选聘工作,建立工作档案,提高班主任津贴,积极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鼓励中小学教师乐于担任班主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在学校教育、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成为广大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三要加强班主任培训。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教育计划,有组织地从职业道德、自身修养、专业能力等方面对班主任开展系统的岗前和岗位培训,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社会考察,交流工作经验,提高政治、业务、心理素质和研究能力,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育人水平,促进班主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培育一批骨干教师,全面提高教学教研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县内、市内、乃至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较高知名度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对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要发现典型,搭建平台。按照分层培养、逐级提升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科、结构以及城乡分布的均衡,在各层次、各学科教师中,注意发现典型教师,遴选具有良好的思想业务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特别注重城区和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分布的均衡,重点培养和认定一批农村学校骨干教师。要注意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通过实践锻炼、拜师结对、跟踪培养等途径,大力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二要培养提高,壮大队伍。从培养教师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抓起,鼓励骨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职业理想,让教师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引导骨干教师丰富知识结构,增强团队意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教研水平。鼓励骨干教师不断进修学习,选派骨干教师到外地名校考察或挂职学习,建立稳固的培养和考察基地,促进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示范作用,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三要加强管理,严格考核。按照“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育标准,强化对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考核,重点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履职情况、教育教学实绩、教育科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考核,以引导骨干教师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知名度,创造新业绩。积极探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先争优,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订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吸引一批名优校长、优秀教师到我县任教。力争培养名教师100名、骨干教师500名。凡获得县级以上“名教师、名校长”称号的,在职期间每年给予3000元的政府特殊津贴。
(四)培育一批特色示范学校,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当前我县基础教育从整体上进入了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县教育强县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优质发展、内涵发展将是我县教育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千校一面”的传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