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打响新一轮交通大建设攻坚战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开放型的交通网络是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标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注重发挥交通的先行作用,牢固树立抓交通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始终把交通建设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第一位的大事来抓,集全县之财,举全民之力,深入开展交通大建设活动,全县累计投入各类公路建设资金22647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6163万元),新建和改建各类公路83条706公里,桥梁32座1165延米,仅今年我们就开工铺油硬化工程11条220公里、便民桥16座,全县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构建起了“三纵六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交通建设一等奖。特别是在国家没有给一分钱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自筹资金1.2亿多元先后打通了龙昌公路和伏羲大道,充分体现了“团结拼搏,以干克难,自我加压,敢于争先”的精神和大办交通、决战交通的信心和决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站在全局角度来看,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很好,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这其中交通建设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交通的发展,没有交通瓶颈的打破,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成就。
但是客观地讲,我县交通状况仍然十分落后。从全国交通发展的大格局来看,交通发展已经跨上新的历史起点,正在着力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立体交通大网络,尤其在公路交通建设上,主干线正在向高速化、高级化迈进,发达地区农村公路已经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实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而我县交通发展还处于“通路”阶段,立足于建设通乡路、通村路,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过河难”的问题。全县二级以上公路仅有10公里,高速公路目前还处于设想阶段,途经的“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虽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网,但尚处于论证阶段。从全县现有交通服务能力看,通过近年来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县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加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公路等级低和路面铺装率低仍然是我县公路的基本现状。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134公里,但等级公路仅为531公里,不到公路总里程的一半,铺油和硬化的公路仅为228公里,路面铺装率仅为20%。由于公路等级低下,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上等级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一部分过去已经修通的路线,由于线形不顺、路面狭窄、养护管理不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晴通雨阻、通路不通车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因此,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仍然是我们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经济强县和陇上文化名城的迫切需要和第一选择。
当前,我县加快交通发展的环境条件非常难得。从国家政策看,国家从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五年千亿元工程”,省上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国家将把公路这一生命线工程作为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予以重点扶持,这意味着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从周边地区交通大发展态势看,宝天高速公路、天定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兰渝铁路已经开工建设,这必将极大地缩短我们与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从县内交通建设的氛围看,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兴修公路,社会各界热情支持大办交通,“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和具体行动。这些政策机遇和环境条件越来越突出地表明,我县交通已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期。机遇是十分宝贵的,但机遇不等于现实,抓不住机遇就等于没有机遇。自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