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为要,宽宏包容,坦诚相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精诚合作,和衷共济,努力形成上下和、左右和、周边和,融洽自然,共谋发展、共促和谐的浓厚氛围。
第五,要创新方法。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学会用新视角、新思路分析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主抓重,在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筛选具有比较优势、体现区域特色、能够带动全局的重点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突破。要自觉抓国家和省市部署的大事,善于抓事关全县的要事,敢于抓制约发展的难事,勤于抓群众期盼的实事,真正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亮点工作,整体推进工作。要善于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重点与一般、质量与数量、速度与效益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既在需要时相对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主要矛盾,又在必要时合理分布力量全面推进工作。今年既要把完成重建任务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又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抓在手上,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要善于分段推进,抢抓工作的最佳时机,抓紧阶段性重点工作,把全年工作合理分配为若干个阶段,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紧盯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意见,推进工作落实。
第六,要严明纪律。要严明政治纪律,对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要讲政治,顾大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遇到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要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报告。要严明组织纪律,坚持组织原则,对组织作出的决定,必须无条件执行。要严明工作纪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要严明请销假纪律,各乡镇、各单位主要领导有事外出的,必须事先向县委、县政府请示。要严肃会议纪律,对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局性会议,要求谁参加必须按要求准时参加,绝不允许旷会、代会或中途退场。要严明财经纪律,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重大支出由集体讨论决定,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对各类资金,尤其是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要严明群众纪律,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严明生活纪律,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文明人,办文明事。
第七,要强化督查。要围绕对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和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部署的重要活动,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全县总体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措施的落实。要围绕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加强灾后重建资金物资的监督检查工作,严防违纪违规行为发生。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督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重点任务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挂牌销号管理,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落实,着力解决落实任务不到位、执行政策措施打折扣、整改不及时等问题;对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台账式管理,不论是自查还是抽查,谁检查、谁签字,一旦发生问题,要进行责任倒查,着力解决监督检查不深入、走过场等问题,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第八,要科学考评。要细化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对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全方位考核,进一步靠实各级领导责任。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虑年终责任书考核,平时工作考核,重大事件中的表现,上级部门的评价,乡镇与县直部门的相互评价,下级部门、群众和服务对象的评议,重大工作中的失误等各类考核评价结果,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每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体现公正公平。要把考核的结果与干部使用、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相挂钩,对抓落实有力、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部门及干部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负责任、工作不力、甚至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肃问责、严厉惩处。要通过建立健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