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亚热带海滨城市风貌。
3、做好新筹建郊野公园、市政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一是做好梅林山、银湖山、布心山郊野公园的初步规划设计方案;二是做好安托山、红岗、罗芳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三是做好儿童乐园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二)精心组织首届深圳市公园文化节活动,打造“公园之城”,展示国际花园城市风采。
1、要树立精品意识,建设“公园之城”。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及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规划上总体要求是确保市民居住地在2公里范围内有园林小游园或社区公园;5公里范围内有休闲游览的大型综合性公园;10公里范围内有供市民回归自然和登山锻炼的郊野公园;30—50公里内,有供市民度假休闲的大型风景区。2009年各区政府要新筹建10个郊野公园、市政公园,各区、街道办、居委会、村委要筹建50个社区公园。在公园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到严格、精细,规划设计上要精细,做到合理、以人为本;植物配置和施工选材上要精细,精心营造景观;现有园林景观要精心管养。真正做到不留败笔、不留遗憾,将深圳打造成一座精美的“公园之城”。
2、12月份举办首届深圳市公园文化节,要办出品位、办出特色,办成继梧桐山登高节之后我局又一具有影响力的节日盛会。
3、开展园林文化景点建设,提升公园文化品位。2009年要求每个市属公园积极策划,在公园内建设一处有利于提升文化品位的园林景点或园林小品,局园林处将在莲花山或笔架山公园策划建设中国百条成语雕塑作品,发动企业捐赠认做。
(三)精心营造生物多样性环境,丰富绿化效果。把绿化工作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突出绿化的功能性,改进效果上来。
1、制定2009年我市植树造林规划,以自然山体和己划定的保护区作为重点,以“乡土树种”为主,花香植物、树木为辅,种植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植物,如香樟、枇杷、松柏科植物等,保质保量完成每年植树500万棵的任务。
2、多样化开发深圳的绿化种类,精心进行色彩、花期、容枯、疏密和空间层次上的搭配,以绿化衬景、绿化造景、绿化点景。
3、继续实施空中增绿,全方位推进立体绿化。2009年,我们将屋顶绿化纳入社区公园建设范畴,积极鼓励各社区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屋顶绿化工程。
三、积极配合完成园林绿化类部件编码和基础普查工作,全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示范工程建设。
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是“八字”方针的重要内含。国家建设部2009年在全国开展了数字化城管建设试点工作,深圳被确定为全国十个试点城市(城区)之首。2009年,我们要按照市政府发布的《深圳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园林绿化类等城市管理部件详细分类、编码和精确定位等基础工作,全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进程。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
四、全面实施园林绿化量化考核制度,发挥长效管理机制功能,规范管理。
(一)继续推行城市公共绿地管养公开招标和末位淘汰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管养水平与质量。城市公共绿地养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实践证明,我局实施的绿化管养公开招标和末位淘汰机制,是一项好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了绿地管养水平的较大提升。2009年,我们要按照重新修订的《深圳市公共绿地管养招标管理办法》,对原有8个标段和2009年重新公开招标的10个标段,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实施季度检查验收考核制度,将评委选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