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浙江是全国率先发展*产业的省份,是*类保健食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大省。进一步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建设,发展效益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省*产业的发展状况
我省是首先开发*药品和保健食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省份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已形成了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目前,全省*类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年销售规模近4亿元,拉动相关产业产值十几亿元,成为保健食品领域的拳头产品和中药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成果。
一是*率先实现人工栽培,形成“公司加基地”为主的种植模式。*系兰科石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主要生长于海拔1600米左右的山地半阴湿岩石上。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将*列为保护品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在国内率先进行组织培养及人工栽培研究;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率先成功实现人工栽培,并形成规模化种植。随后,浙江大学、省中药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及部分企业继续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使得*的人工栽培成活率和亩产量稳步提高,种植成本大大降低,为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保障。省农业厅牵头制订了浙江省地方标准《无公害*》,2009年5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促进*的规范化种植及*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到2009年底,全省有36个单位(农户)在省内建立了46个*种植基地,占地面积7千余亩,种植面积5500余亩。一些公司还在云南思茅、德宏地区建立了*种植基地。
二是*相关产品得到开发,形成较大市场份额。1993年,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以*为主要原料的铁皮枫斗晶,之后省内其他保健食品企业也陆续开发了*胶囊、铁皮枫斗颗粒、铁皮枫斗胶囊、铁皮枫斗茶、铁皮枫斗浸膏和*软胶囊等数十种产品。涉足的生产企业迅速增加,以*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和保健食品热销于市场。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中心数据显示,全国以*(枫斗)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30家,产品有40多种;而我省*生产企业达20家,产品有30种,其中已经投产的生产企业有15家共23个品种,初步形成一个具有浙江特色、保健医疗效果确切、新兴的*产业群。
二、*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原料生产方面。一是由于*种植难以普及,*原料产量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缺口,部分企业只能以原料供应量来定生产量,*原料生产和供应尚不能满足保健食品和药品生产需要。二是由于各企业间的*原料及不同批次的原料存在品质差异,并且缺乏统一的种植和采购质量控制标准,使得以*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和保健食品的质量管理难度加大。三是部分生产企业对*原料投料把关不严,有的甚至以次充好或用非*进行投料,导致一些有问题的原料进入生产环节,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市场形象。
(二)产品生产和质量方面。一是*类原料缺乏科学、可控性强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检测手段。目前,以外观性状鉴别*原料和以粗多糖为主要指标鉴别产品的做法,既难以辨别制成品中是否含有*成分,又难以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