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促进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

,壮大支农实力,提升支农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个体户”、“信用小企业”评定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户和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扩大贷款覆盖面。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发挥省农信联社的资金调剂功能,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系统内资金从富余地区流向紧缺地区。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与银行、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建立广泛的委托代理关系,畅通支农资金通道。

  (二)加大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支农力度。支持农业银行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稳定和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和业务,充分利用在县域经营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传统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配合农业发展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加工企业、农业科技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农业小企业贷款试点,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支持开发银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和民生领域。鼓励进出口银行支持农产品出口和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农村邮储机构扩大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开办小额信用贷款,促进邮储资金多渠道回流农村。引导其他金融组织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支持的力度。

  (三)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开发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产品,重点开发农村商业信用贷款。拓展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建立林户小额贴息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扩大惠及面,促进林农增收。探索符合政策法规和实际可行的海域使用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船舶所有权抵押、房屋所有权抵押等产品创新。建立信贷与保险协作新机制,创新保单嵌入式信贷产品,增加支农贷款。鼓励保险公司加强农村保险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积极推出保障适度、保费低廉、条款通俗的保险新产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

新的支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小额贷款方式,扩大小额贷款服务,完善和推广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多层面、多渠道解决农户和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四)继续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进一步搞好森林火灾保险、水稻种植保险、农村住房保险、渔工责任保险、渔船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大灾理赔应急保障机制,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在总结农业保险第一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低保障、广覆盖”为原则,统筹兼顾投保人缴费能力、地方财政补贴能力和保险机构风险承受能力,适时增加险种,合理确定保障水平,稳步扩大覆盖面。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五)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建立健全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支农组织体系。贯彻国家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争取开办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引导农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融资,促进更多民间资金为“三农”发展服务。通过多方面努力,形成众多的金融组织共同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良好局面。

  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指导意见
       推进保安服务业发展意见
       气象灾害防御意见
       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
       深化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
       旧城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和安置意见
       促进我县工业经济以展意见
       加快我省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国务院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
       鼓励扩大我省外贸进口意见
     
    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民政局加强民生改善总结
    交通监控系统运行改造方案
    区委区政府要点
    县委领导山区综治整治方案
    印发沈阳市司法局为振兴沈阳老工…
    商业贸易局年终工作总结
    动物防疫站职员工作汇报
    工商局加强商务建设计划
    相声大话足彩
    促进中医药作用实施意见
    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
    金融支持旅游发展工作意见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工作意见
    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工作意
    促进设施农业定植进畜工作方
    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工作方案
    促进工业稳定发展工作意见
    促进质量振兴工作意见
    促进房产市场稳定发展工作意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