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鼓励和支持创意产品进出口业务。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意产品的出口。采取适用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创意产业所需的技术设备。支持创意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搭建海外市场服务体系。
(三)培育辐射国内外的营销网络体系。支持创意企业与国内外的创意、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合作,拓展国内国际营销渠道和传媒影响力, 形成包括销售代理、衍生产品开发、商业销售等在内的专业营销网络,包装创意产品促进销售。
(四)培育改善创意产品消费环境。积极培育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吸引广大群众消费创意产品。通过不断发掘新品牌、新构思,引导时尚创意产品的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创意产品的交易种类、交易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切实维护创意成果
(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法规,研究制定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完善知识产权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
(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知识产权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省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和支持有关社会团体广泛参与,开展知识产权援助工作,帮助企业进行维权和相关诉讼活动。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原创作品版权库,严厉打击各种侵犯创意产品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制。鼓励创意成果及时申请、注册相关权利,设立专门的专利申请通道,为创意设计成果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扶持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价机构的发展,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社会监督,为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提供科学评价。
八、加强行业管理,构筑创意产业服务体系
(一)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服务平台,为创意企业提供国际信息、产业动态、市场行情、人才资源等相关信息。建立健全展示交易平台,为创意主体提供产品展示、市场互动、交易发布等信息服务。搭建国际合作、国际招商和投资促进服务平台,重点推动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创意产业政府主管部门及机构建立工作联系,加快产业国际化步伐。
(二)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行业组织发展。加快发展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创意产业领域的中介机构,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加快形成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的创意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产业升级和拓展业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为创意企业提供良好服务。
九、加快人才集聚,强化创意产业智力支撑
(一)建设创意人才培育基地。加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与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意专业教育,有针对性地设立一些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专用学科,支持院校与创意企业联合建设创意产业人才培训和实验基地,加快培育创意研发、经营管理、营销经纪等紧缺人才。
(二)建立创意人才流动机制。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创意人才的国际交流,在输送人才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引进海内外高级创意人才。充分利用我省区位优势,加快承接台港澳的先进创意产业和创意人才,招揽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善经营、懂管理的创意领军人物,加速创意人才集聚。
(三)实施创意人才奖励机制。设立创意人才特殊奖,对发展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经申报和认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创意产业加快发展
(一)建立畅通的工作机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