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雕、漆器、陶瓷等工艺品制造设计等领域。
2.数字服务创意。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专业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动漫游戏、软件设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
3.文化传媒创意。重点发展传媒传播活动和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创作,主要包括新闻传媒服务、广告设计服务、文化艺术创作、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等领域。
4.建筑设计创意。重点发展与建筑、环境等有关的设计活动,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建筑工程技术设计、建筑装饰、城市绿化管理等领域。
5.咨询策划创意。重点发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类商务、投资、教育、生活消费及其他咨询和策划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调查与咨询、会展设计服务、金融咨询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领域。
6.休闲消费创意。重点发展在人们日常消费、生活娱乐中体现创造性及其价值的行业,主要包括时尚设计、休闲健身、形象设计、婚庆策划服务、摄影创作、旅游服务等领域。
三、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创意产业集聚发展
(一)加快重点区域创意产业发展。支持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区创意产业的率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带动全省创意产业发展。福州应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以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软件园)为依托,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区,以发展应用软件为基础,重点推进动漫娱乐、软件设计、信息传媒、工业设计、专业咨询为主的创意产业发展。厦门应发挥特区人才优势和政策优势,依托软件园,建设软件研发基地;依托火炬(翔安)产业区、翔安综合工业园区、同安综合工业园区等研发科技资源和高技术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工业设计研发、软件研发及产业化、游戏设计、会展旅游、时尚消费、科技咨询、影视传媒为重点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凸显厦门特色,建成“艺术之岛”、“音乐之岛”,建设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厦门油画市场。泉州应依托区域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创新、创意资源,形成一批以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文艺演出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强化文化凝聚功能,打造文化旅游中心,扩大“海丝”文化节、南音节、木偶节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的影响。漳州市、莆田市应充分发挥漳州万利达工业园、灿坤工业园、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作用,加快研发设计、文化创意,重点推进工业研发设计、数字服务创意等创意产业发展。宁德、龙岩、三明、南平应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研发设计等创意产业。
(二)积极推动创意产业载体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高科技园区或其他产业聚集区,由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认定,启动一批福建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分散的资源和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创意产业规模发展。加大对集聚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创意产业园区展示、发布以及商业、休闲等配套功能建设。鼓励利用城市中心的老厂房、旧仓库、传统文化街区等存量房产资源和可利用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和开发,兴办创意产业。积极探索扩大部分领域的市场准入、创新人才培训机制等,创建创意产业示范区。
(三)吸引知名创意企业落户集聚区。充分利用闽台“五缘”优势,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加强闽台在网游动漫、文化传媒、工业设计、规划设计、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产业对接。通过“5·18”、“9·8”洽谈会等招商平台,积极吸引知名创意企业高端项目落户创意园区,促进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在创意园区新办的创意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