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多技能的培训,全面推行定向培训、订单培训。
九、切实抓好农产品收购和销售工作,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机遇,促使更多的农产品就地入市交易。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切实抓好秋收秋销,确保今年增产增销、增产增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专业合作社的协调作用、干部的引导作用。培养千军万马的销售队伍。畅通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允许设卡影响农产品销售,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积极组织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国内各种贸易、展销和商贸洽谈活动,把农产品推出巴东,推向全州、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十、创
新开发机制推行“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基地”的特色基地建设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二、三产业利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合理、有序启动“一事一议”,组织农民投工投劳;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农村出现的“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现象,在办理合法流转手续的前提下,推动土地向种养大户、能手集中,推进规模经营。
十一、强化措施,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见到成效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秋冬农业开发氛围。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秋冬农业开发。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努力为培植经济增长后劲、促进农民增收作贡献。二是坚持政府引导不动摇,深入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坚持“先看后干、先算后干”的原则,把老百姓的心“看”热、干劲“算”足,使农民真正成为开发主体。三是科学规划。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把农业生产当作第一车间,突出抓好加工业、流通业,把一、二、三产业紧密联结起来,从注意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保持全县农业综合开发的连续性。
(二)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稳定基层农技畜牧推广队伍,及时为农民提供服务。认真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培植,切实解决好科技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推广高产优质良种、测土配方施肥、高产高效种养模式、轻型简化栽培、无公害农产品栽培等十大农业实用技术。加大生猪、山羊的品改力度,积极推广科学养殖方法,努力提高畜牧业的品质和效益。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和专业大户,组织推广适宜山区生产条件的小型农机具,加大机收、机耕、机整、机播等机械化生产组织力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积极推广生态能源技术,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推行“猪—沼—果(茶、菜、药)”等生态农业模式。
(三)办好样板,抓好培训。为确保秋冬农业开发工作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