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蔬菜3万亩。重点抓好优良蔬菜品种的推广,狠抓规范化种植,努力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市场知名度。重点推广好天鸿春白萝卜、高冷地大白菜、中椒6号、湘研3号辣椒、合作903蕃茄等优良品种。继续建设好绿葱坡白萝卜标准化示范区。三是壮大药材产业的种植基地,新发展地道药材3万亩,其中草本药材2.2万亩、木本药材0.8万亩, 积极培植专业乡镇、专业村和种药大户,抓好玄参gap规范化基地种植,启动巴东独活gap试验示范工作。四是稳定魔芋产业基地面积,新增面积0.5万亩,全县魔芋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 把好病害防治、土地轮作和标准化种植“三大关”,大力推广新品种“清江花魔芋”,实行规模种植、精细种植。加大芋鞭良种繁育力度,加快魔芋产业发展步伐。各乡镇在年前要认真做好规划,加强与加工企业和营销大户的衔接,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五是加快桑蚕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新增桑蚕基地面积1万亩,使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六是巩固茶叶基地,提高茶叶品质。完成5000亩老茶园改造任务,积极整合茶叶资源,加大无性系良种茶基地建设,新建母本园30亩。
三、以重大疫病防治为重点,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
以畜牧生产发展为核心,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突破性发展畜牧产业。一是积极有效地抓好疫情过后生产恢复,引导扶持广大养殖户消毒补栏,抓好科技培训,推广生猪“1121”和山羊“1251”养殖模式,“猪+沼+x”生态养殖模式,扶持培植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场)1个,3000头养殖规模小区8个,4000头养殖规模小区3个,千头养殖大户10户,百头养殖大户100户,50头养殖大户1000户,“1121”模式养殖户10000个,新增能繁母猪1万头,出栏生猪30万头;培植山羊“1251”模式养殖户150个。组织实施三峡库区生猪品种改良项目,完成各乡镇“三群一站”(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品改站)的规划及建设工作,新建整顿规范人工授精站135个;积极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发展草食畜牧生产,实现山羊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50户。二是切实抓好秋季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好秋季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等各种动物病的强制免疫,确保达到“三位一体”、“四个百分之百”、“五个不漏”防疫目标。
四、抓好生态家园和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以“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9-12月建沼气池3387口,全年完成12000口的任务。加快“三改”配套,充分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加强沼气池的后续服务与管理工作,建管并重,尽快建成“县有服务站、乡有服务部、村有服务网点”的体系,提高后续管理服务水平。二是全力办好全县1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各帮扶单位要按照分工,切实深入到各试点村,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帮扶。今年要在第一批重点投入的6个试点村有所突破,取得实质性效果,并以此积累经验,稳步推进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旅游景区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全县的“旅游强县”工程,打造神农溪国家5a级旅游区和清江水布垭国家4a级旅游区,提升巴东对外开放的形象,努力把沿渡河高岩、东壤口雷家坪、溪丘湾白湾、水布垭三友坪等一批试点村建成生态家园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