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几点意见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各级信息管理部门和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档案信息化取得较好的进展,文件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的规范化工作和数字资源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部分数字资源实现了全市共享,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档案事业向好的目标迈进,有效地为我市各项事业尤其是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较好服务服务。
但是,尽管我市档案信息化取得一定成效,某些方面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完善地方还很多:档案信息化引发的档案管理新理念、管理新体制和新管理方法在档案部门没有得到普遍建立,发展的思路不够清晰,目标任务不够明确,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削弱了信息化对档案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因而必须引起重视并给予解决。
为推动我市档案信息化又好有快的发展,现根据当前工作情况,对改进我市档案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从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定位档案信息化,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带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就是要把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各地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把档案信息化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是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跃式发展的主要抓手。
档案资源只有通过信息化,建立起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灾难备份体系,才能确保在任何条件、任何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安全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实现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价值。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档案信息化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1、统筹规划是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档案信息化涉及馆际合作、资源配置、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问题,要协调配合,共同发展,稳步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2、质量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严格执行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包括档案数据的著录、交换、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共享等。
3、技术保障是提高档案信息化工作效率的依托。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提高信息化技术技术力量,积极组织和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为核心
当前着重建设四个档案基础数据库:(1)档案目录数据库。 2)以开放现行文件和服务党政部门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文件数据库,实现电子文件的集中管理。(3)重要档案内容数据库。(4)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包括照片档案数据库、录音、录像档案数据库。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为目的
要以构建全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资政决策和公众需求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立足服务,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使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中心向政府信息查询服务中心转变。
五、档案数字化要理清思路,科学管理,稳步推进
当前要突出抓好5项工作:1、档案数字化首先是档案目录数字化。要求市、区两级档案馆将上年度馆藏档案目录(含新进馆部分)在下一年度实现全部数字化。2、要坚持“利用优先、开放优先”的原则,科学确定档案数字化的范围。3、要在“还清旧帐”基础上“不欠新债”,抓好新形成电子文件进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