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蔬菜产业是我县农业发展的传统产业,是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为了把蔬菜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就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蔬菜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整合全县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市场营销网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蔬菜生产流通经营管理机制,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强质量监管,推进全县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建设xx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渝东菜都”,树立xx蔬菜产业形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实现蔬菜品种优质化、特色化、规模化生产;建立灾害风险防范机制,规避和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保障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责,做到“到位不越位”,积极引导农民、业主和企业参与蔬菜产业发展,通过出台政策、减免税费、搭建信息平台、整合农业项目,增加蔬菜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投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坚持“市场运作”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乡镇和农民群众的意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提高农民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坚持“业主为主”的原则。充分依靠业主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从县外引进一批专业大户,县内培养一批蔬菜生产、营销大户,鼓励高标准规模化生产。按照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组织农户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我县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坚持“风险自担”的原则。引导农户充分认识到蔬菜产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在享受蔬菜产业带来效益的同时,勇于承担风险。
(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建成“渝东菜都”和xx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蔬菜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蔬菜生产基地布局科学合理,管理制度化,全面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形象突出,销售网络畅通健全;建成蔬菜产业化运行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蔬菜生产基地。到2015年,实现全县蔬菜播种面积60万亩;年产无公害优质蔬菜120万吨,产值25亿元。年产优质商品蔬菜100万吨;培育科技种菜示范户2000户,蔬菜运销大户和物流企业100个,建50个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县内建蔬菜批发市场1个,引进和发展蔬菜加工包装企业10个,县外发展xx蔬菜销售窗口50个;实现农民人均种植蔬菜收入3000元,基地乡镇实现农民人均种植蔬菜收入达到5000元;实现蔬菜出口创汇。
二、区域规划
(一)重点布局。根据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传统优势,实施“两带一片”蔬菜产业发展战略。以梁回路和梁云路沿途乡镇为“两带”,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面向主城区和市外市场,发展重点蔬菜生产基地;以xx镇八角村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建设蔬菜产业重点示范片。
(二)基地乡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乡、xx乡、xx乡。各乡镇建设蔬菜生产示范片100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