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整合工作资源。要健全组织部门的人才工作机构,落实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建立健全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的工作机制,加大对人才工作力量和资源统筹力度,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3、组织重大活动。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层次、重点类别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每年组织开展一些重大的有影响的人才工作活动,办一至两件有重大影响的大事、实事、好事,创新载体、组织力量、加强协调、攻坚克难,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加强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4、优化人才服务。要坚持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积极推进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要强化人才激励,加大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力度。要加强沟通和服务,直接掌握和联系一批优秀高层次人才,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推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1、找准工作定位。深刻认识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作用,结合各自的职能和工作实际,切实找准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人才工作中的定位,理清工作思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谋划工作、明确目标、抓好落实、检查成效,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2、明确工作职责。根据《湖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以及各自的职能与职责分工,制定具体规划和实施计划,进一步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阶段性的工作重点,落实具体工作措施。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确保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对职能和职责明确、应承担主要责任的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充分听取配合协助部门的意见,共同抓好落实;对职能交叉、职责不够明确的工作,要按照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履行职责,做好工作。
3、加强协作配合。按照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要求,加强协作和配合,合力推进工作。要增强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多沟通、多协商、多配合。要积极配合协助组织部门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参与抓好重大工作部署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要主动配合其他牵头和责任部门,协助抓好有关工作的落实,确保人员、精力、措施的到位,齐心协力推进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1、强化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利用各种媒体,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工作的集中宣传,大力宣传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人才资源开发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以及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积极营造“四个尊重”的浓厚氛围,提高全社会参与人才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运用政策杠杆。破除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把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各阶层中的各类人才纳入人才发展整体规划,进一步清理、修订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的政策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引进等工作,支持以社会投入及个人自愿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措人才资源开发资金,保护社会力量实施人才奖励的积极性,发挥社会力量在人才开发和激励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3、发挥各方优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配合做好技工人才、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和科技人才等人才资源的开发。积极培育人才中介组织,鼓励中介组织开展人才评价、能力考核、资格认证、咨询服务、开发培训等人才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为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开发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