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为手段,全面走保险代理专业化水平道路。 随着我国银行和保险业逐步对外开放,竞争日趋激励,金融产品、金融手段、综合人才等竞争成为其焦点,而保险代理作为中间业务的重要内容,是总行实施集团银行改革的重要战略步骤;是提高我行人均中间业务收入水平的需要;是提高网点综合功能,发挥网点综合效益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大保险代理工作力度,实施专业化经营,夯实内功,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我行保险代理业务。 (一)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协调发展的认识观。各行行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应切实加强对保险代理业务的领导与支持,将保险代理业务纳入全行中心工作之中。一是要充分加大领导支撑力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考核。今年,市分行将把保险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指标纳入支行绩效考核,同时,将保费收入视同存款,在“集约经营度”指标的“点均存款集约经营度”考核时,将“代理标准保费收入额”纳入“考核口径存款”。各行保险代理部门应主动与个人业务部门抓好配合协调工作,抓好保险代理与储蓄存款净增额等额考核的政策机遇,尽快将任务层层分解,促进业务规模的提高。二是要强化保险代理部的经营、管理职能。支行应设置保险代理部,独立挂牌,可挂靠在客户经理部,凡是已经设立保险代理部的不能撤销。同时,配备专职保险代理经理,具体执行保险业务管理职责,专管人员根据各行保险代理业务量大小进行配备,至少配备一人以上的专管员。 (二)调整代理产品结构和收益结构,全面做大代理份额。目前,我行代理产品结构单一,保险代理销售不仅受客户市场制约,更受市场利率调整的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银保合作思路,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一是要大力推行理财产品,培育持续稳定的收益增长点。今年,市分行继续加大理财产品的推行,这些产品是针对银行中、高端客户群开发的,范围涵盖养老、医疗、意外、保障等综合理财需求,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银行保险的发展趋势,各行要利用金融超市设理财专柜,实行系统联网;或者在部分营业机构设立理财辅导员,采用专人方式开展理财业务。同时,加大理财顾问、理财辅导员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具有农行特色的理财专业队伍;二是要以辅于传统保障型产品营销,健全代理领域。传统保障型产品(即个险)由于偏重于保险之本质特征,即保障功能,而目前市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还处于低水平,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2009年我行将根据自身发展水
平进行试点工作,努力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建立多渠道的财险营销机制,力争代理效益最大化。各行要以信贷职能前台为依托,全面整合资源,必须将信贷财产抵押物保险代理内容纳入贷审会审议内容,市分行要求:自2009年起,各行新发放法人客户贷款保险资源在农行代理率不得低于90%,个人汽车、商铺、住房贷款保险代理率应达到100%,并将此指标纳入贷后管理的重要内容加以考核。以上工作必须作为一项制度执行,市分行将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信贷前台部门应抓好对应客户保险的代理工作,必须横向建立起目标挂钩考核办法,防止信贷客户财产保险出现脱保、漏保现象。保险代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要严格实行保险代理归口管理,切实履行与保险公司一切的接洽职能,严禁出现多个部门分管现象。四是要以“小业务”做“大文章”,即以柜台财险为突破口,丰富财险代理内容,实现代理收益最大化。各行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当地客户需求甚旺的财险产品,结合财险公司推出的激励方案(德农银[2009]号文件),重点抓好以家财险为主的柜台险销售;与财产保险紧密结合的短意险、健康险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