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职党员理事会等组织载体和在职党员联系卡等工作载体,推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在企事业单位,结合岗位技能竞赛、征集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广泛开展优秀党员员工评比表彰活动;在农村,探索和实行党员责任岗等制度,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除顾虑、注入动力,使党员做事有平台、管事有抓手。要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农业技术、医疗卫生、特色维修、社会治安、法律援助等特色服务,定期定点集中为群众服务。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员志愿者活动的机制,采用“党员先锋卡”等有效载体,充分调动党员和社会服务资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党员志愿者的定时服务拓展到实时服务,构筑党员服务社会的有利平台。
3、开展“双带”活动,构筑党员帮带群众的平台。要紧紧围绕打造长江三角洲南翼特色“四大基地”这一中心目标,积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把外力帮扶与激发内因有机地结合起来,市级机关部门党组织要继续做好联村工作,加强指导、提供服务,每个部门单位党组织每年至少为基层做1-2件实事。要把帮带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每个党员干部的帮带职责,制定帮带内容和致富目标,形成以党员骨干为核心的致富共同体。要积极创新“双带”模式,在农村建立“党员致富大户+农户”的模式,加快农业从传统型向技术型和市场型转化;在企业建立“党员业务能手+新职工”的模式,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业务技能;在社区建立“党员创业大户+下岗困难职工”模式,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切实落实“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目标要求。
三、切实加强对“双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双服务”工作,深化党建工作重在服务、重在建设、重在创新、重在运作的理念,把“双服务”工作作为开展“三级联创”、创建“五好”党组织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做深做细做实。要同心合力,构建好制度性帮扶机制和优先帮扶措施。要紧密结合党员和群众的需求,合理设置活动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职责,建立健全“双评议”(即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党组织)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双评议活动,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干部述职,党员民主评议以及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群众监督党员、党员监督党组织的工作机制。要建立长效机制,将活动的内容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品牌化,以专业化的服务载体、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和品牌化的运作方式,把服务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