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农业和农村指导意见

. 切实做好2008年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对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强调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事关长期稳定,而且关乎长远发展。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和乡镇职能的逐步转变,过去的乡镇执政方式和农村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方法,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做好农村工作,增强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转轨和农村市场的变化,我县多年培育而形成的产业优势和财源优势受到影响,乡镇财政增长乏力,农民增收依然困难,实现2008年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克难奋进,坚持“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矢志不渝地做好2008年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强烟、优姜、壮畜、兴竹、稳粮”思路,做好“药、水、游”三篇文章,抓住农村产业建设、山水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三个重点,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农业基础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培育特色林业,完善服务职能,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目标任务是:发展烤烟10万亩,稳定黄姜10万亩,蚕种发放5.5万张,饲养生猪50万头、羊25万只、牛8.5万头、鸡160万只;补栽青竹4万亩,新栽拐枣1万亩,狮头柑1万亩,以金银花为主的零星中药材2万亩,橡子10万亩;粮食年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总产达到14万吨;建成百强村69个,培育大户1万户;扶贫开发新布点重点村25个,确保在建的12个顺利通过验收。农业总产值增速达到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20元。 
三、工作重点 
(一)稳定提高粮油生产能力。抢抓粮油价格持续上扬机遇,引导农户在抓好主导产业的同时,在川道粮食高产区域和产业多年重茬地块适当扩大种植面积,确保全县农民人均种好一亩基本农田,狠抓优良品种药剂拌种、精量播种、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尤其在中高山要注重抓好玉米地膜覆盖、洋芋玉米间作套种和玉米营养钵增产技术推广,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油增产,促进农民增收。 
(二)着力提升产业经营水平。烤烟生产要按照巩固老烟区、适度发展新烟区和适度降低海拔的基本思路,及早抓好冬季翻地、烤炉改造、轮作倒茬三个环节,落实明年种植地块,主攻生产技术,完善配套服务,积极研究趋利避害措施,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黄姜产业要以建设国家级规范化种植基地县为目标,坚定做优做大黄姜产业信心,抓好“安姜3号”高皂素优良品种推广,压缩一般品种的种植,加快向适宜区域集中,以黄姜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高皂素含量种源基地和加工原料基地。蚕桑产业重点加强现有桑园管护和老劣桑园的改造,增加亩产叶量和发种量,提高张产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每乡镇抽出3—5名干部组成专业技术队伍,专门从事先进技术推广和蚕室蚕具配套,抓好要素流转,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加快发展六大产业若干意见
       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
       开展建设满意单位创建服务品牌意…
       旗全委会议意见讲话
       和改进思想政治若干意见
       市征求解放思想大讨论意见真实准
       发展党员中全面实行公示制和预审…
       党委意见
       机关党员中开展争做四个表率争
       开展四型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意见
     
    经济局长思想教育讲话
    教育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探析
    教育局总结及计划
    党性党风整改措施
    云岭先锋工程工商演讲比赛稿件
    工业企业降本增效实施意见
    20年农村社会稳定调研汇报
    工业发展优化方案
    法院后勤服务机构领导竞聘演讲
    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演讲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意见
    农业发展突破工作要点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工作意见
    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讲话
    促进设施农业定植进畜工作方
    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意见
    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计划
    设施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办法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