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大力繁荣农村文化,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民间文化,引导构建乡土文化,积极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有的地方已开展的“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组”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四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五是要切实加强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当地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颁布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划办事。各村委会应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本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
(四)以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解决民生问题为依托,力争和谐社会建设全区领先
多年来,全乡计划生育、科技培训、教育教学等社会事业一直处于全区领先位置,社会事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这也为社会事业力争在全区领先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乡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要在继续保持计划生育、科技培训、教育教学全区领先位置不动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卫生事业,繁荣文化事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实现社会事业全区领先目标。
一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以巩固“普九”成果为重点,加快农村教育城市化步伐,千方百计加大经费投入,尽快落实危改项目资金,完善学校内容设施,大力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同时,要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继续保持全区乡镇教育领先地位不动摇。二是要深入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以科技兴农战略为重点,加快农作物和畜禽品种改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旱作农业、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等技术的推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围绕我乡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以“群英计划”项目试点为契机,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质量。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村组文化室、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文艺宣传队的演出活动,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升级和技术改造,拓宽广大群众视野。四是要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为重点,加大对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力争达到90%以上,切实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五是要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