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农户离乡不离土或离土不离乡,发展二、三产业;以两校进村、新型农民培训和“阳光工程”为载体,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发布用工信息,增加外出务工农民数量;通过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合理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集中,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力争全年新增半年以上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20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收入4000余万元。
(三)以“三村四化”为载体,示范村为重点,力争新农村建设全区领先
通过两年、三个村的成功实践,全乡走出了一条“规划引村、产业富村、环境美村、民主管村”的“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路子,为全乡全面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树立了典型,提供了经验。今年,要在继续深入推进新发、牛街“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和庄家圩国家级“省部共建”社会主义联系点建设的基础上,以余家屯、余家圩两个示范村为重点,牢牢把握农民增收和村容村貌整治这两大关键,落实“三真”措施:在“真金白银”上做文章,解决资金的问题;在“真知灼见”上下工夫,解决入手的问题;在“真抓实干”上求合力,解决落实的问题,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一
是着眼于生产发展,在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二是着眼于生活宽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三是着眼于村容整洁,在农村面貌改善上有新突破;四是着眼于乡风文明,在培育新农民上实现新突破,确保“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在全区领先。具体工作中,一是要科学规划。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力争年内完成全部村民小组的新村建设规划,并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严格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应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二是要齐抓共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提供尽量多的村镇规划、房屋设计图纸供各地参考;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做好土地修编报批工作;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村建、农业部门应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沼气池建设;供水、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新村通水、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四通”工作;农经部门要认真做好项目的储备、申报、立项和实施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大力加强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与民主法治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开展各种多形式的培训,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村干部群众的头脑。要大力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群众会议、报纸、电视、黑板报、传单、宣传材料等宣传形式,大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新农村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着力开展文明诚信户、文明村组等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要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下功夫解决“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粪便乱堆、柴草乱垛、禽畜乱跑”和乱占、乱建等“脏、乱、差”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