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防汛抗旱实施指导意见

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要把防汛和抗旱结合起来考虑,把洪水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努力促进洪水资源化管理。而汛期既是防汛抗洪的关键阶段,也是抗旱蓄水的大好时机。要切实转变观念,搞好洪水管理,尽最大可能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洪涝灾害虽然是我们的心腹之患,但是相比而言,干旱缺水所造成的损失绝不亚于洪涝灾害。所以,适当承受风险而留住洪水反而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我们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有汛防汛,有旱抗旱,统筹兼顾,除涝去旱。要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好泄洪与蓄水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上游泄洪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现有坑塘、渠道等水利设施拦蓄洪沥水,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缓解我市的水资源危机,为工农业生产储备更多的水源。


  二、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前一段时间,大家按照省、市防洪度汛部署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稍有麻痹和懈怠,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是我市防汛任务艰巨。我市位于大清河水系,境内有国家一级堤防**千里堤和两个国家级蓄滞洪区,肩负着“四保”重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防洪任务,使我市面临着严峻的洪汛考验。

  二是洪水突发性强。我市80%降雨集中在汛期,一年之中有旱有涝,先旱后涝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我市上游河道都发源于西部和西南部的太行山区,上游支流众多,客水源短流急,集水范围广,洪水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致灾性。

  三是防洪工程薄弱。我市境内的**千里堤,始建于宋代,建国后虽经多次加固除险,整体工程老化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多处险工险段尚待加固;我市境内的行洪河道淤积,行洪能力下降;桥闸涵站等水工建筑不少是带病运行;蓄滞洪区安全避险设施少;近几年我市城市规模急剧扩张,防洪排涝设施相对滞后,致使城市防洪排水能力偏低,一旦发生大的降雨,很容易出现积水,造成灾害。

  四是发生区域性洪水的几率在增大。今年夏收前,我市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大旱。海河流域已十来年没有大水了,“久旱之后必有大涝”,发生大洪水的几率进一步增大。6月初,省防汛抗旱检查组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指出要从思想上到位,责任上到位,说明我市防汛工作任务艰巨。对此,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三、科学调度,落实责任,确保防汛抗旱工作取得成效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的防汛抗旱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减少人员伤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最大可能减少财产损失。抗旱工作也要首先保证城乡群众的饮水安全;要坚持科学调度。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在调度洪水中的作用,依靠科技防洪,做到科学指挥;要坚持统筹兼顾。既要重视解决眼前的防洪能力建设、干旱缺水问题,又要着眼于长远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二,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制。继续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五种责任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责任制、分部门负责责任制、技术参谋责任制、防汛岗位责任制)。各级行政首长是防汛工作的法定责任人,对防汛抗旱工作要负总责,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要继续实行县、乡领导包河包洼责任制。各级领导从汛前检查、维修加固到汛期调度、抗洪抢险、救灾安置等要一包到底。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农林局意见
       财政系统预算制度改革建议
       教育局加强采购管理意见
       民政局调解指导意见
       质监局加快食品安全整治意见
       党工委科学发展指导意见
       普高创新素养项目申报意见
       提高全区公民素质指导意见
       商业银行领导廉洁指导意见
       国有企业治腐指导意见
     
    交通局领导述职报告
    全民健身与中学生体育投入现状分…
    春运动员会议讲话
    党委促进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暨建筑工程款…
    移动通信公司炫铃校园推广策划书
    先进会计者评选推荐材料
    医务者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第十周国旗下讲话——爱护公共财…
    学年德育部署
    做好近期防汛工作意见
    党委防汛工作意见
    党委做好抗旱防火工作要点
    市委召开防汛工作电话会议
    财政局党支部抗旱先进事迹
    水利局抗旱工作个人先进事迹
    水利局防汛管理整改措施
    基层电力防汛措施
    学校防汛制度
    省级农业抗旱救灾项目资金方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