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文艺、旅游、休闲娱乐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重点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各社区要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市民学校的作用,积极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教育和培训活动。
3、加强科普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社区科普长效机制。逐步完善服务街道、社区的基层科普组织网络,形成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骨干队伍;依托各级学会发展服务于社区的科普专家队伍,与社区建立定向的服务机制;继续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训志愿者,引导社区居民开展自我服务。大力推进社区科普学校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和教材开发,以专家为骨干,吸纳有专长的科普志愿者参加,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
(三)以提高岗位职业技能和增强再就业能力为重点,实施城区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1、优化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社区科普学校等科普场所和设施的作用,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的共享服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成人进修学院的作用,主动承担各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城区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型、复合型和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开展操作比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3、加大“新市民”科普工作力度。针对区域内外来务工者队伍,加强科普教育,积极依托社区、学会等力量,广泛组织外来人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努力提高外来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着力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和就业技能。
(四)以提高科技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为重点,实施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建立健全公务员继续教育制度。以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为核心,以提高科学素养和决策水平为目标,将科普知识课程纳入各类培训计划,不断完善公务员继续教育制度,以此指导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开展。要将公务员参与科普培训情况及时做好登记与总结,改进不足,开拓创新,推进学习型机关的建设。
2、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带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组织系列科普报告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带头参与科普活动。
(五)以科普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四项科普工程”
1、科普“双十”工程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整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资源,加快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到20**年,在区域内建成十座科普示范画廊,十个科普主题活动室,培育一批市级科普示范社区,凸现科普示范效应,使社区群众能最便捷地学习科普知识,参与科普活动,接受科普教育。
2、科普“双百”工程
加强未成年人科普教育,加大对青少年活动场所的科普设施建设投入,到20**年,为百所中、小学配备“科普之窗”电子触摸屏,组织百名科普专家进校园,为学生们讲授科学知识,使学生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