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镇政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意见

力。
    (五)完善考核制度,提供监督保障。要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工作评估体系建设,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各类家长学校的考核评估标准,量化家庭教育工作指标,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分工,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部门工作的考核内容。中小学校要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综合考评指标。
    三、着力抓好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重点工作
    (六)认真组织科学研究。要依靠各级家庭教育讲师团,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的专项研究,尤其要加强应用研究。要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突出矛盾和难点、盲点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和重点研究课题,每年都要有计划地完成一定数量的调研任务,形成研究成果,并注重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水平。
    (七)大力发展各类家长学校。教科文卫办要进一步巩固发展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和流动儿童家长学校,要对其实施指导,在师资队伍、教学要求、硬件设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不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妇联要不断拓宽家长学校的办学渠道,依托社区和农村各类阵地和设施,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大力创建社区家长学校、特殊儿童家长学校以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探索建立机关、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家长学校,以满足不同群体家庭教育的需求。要认真组织实施《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突出抓好规范管理、师资培训和教育材料编写;人口和计生办公室要办好婚育学校,充分利用基层计划生育宣传网络,开展“五期”教育,做好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工作;**医院要组织专家、医务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庭科学喂养、预防心理健康、正常体格生长发育、知识指导,办好孕妇学校。
    (八)切实加强骨干培训。要把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要依托家庭教育讲师团,加强对全镇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教科文卫办要运用所属教育资源,结合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围绕家长学校建设,对中小学校长、家长学校教师定期进行培训。镇妇联要坚持开展镇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培训。通过培训,壮大家庭教育专家队伍、讲师团队伍,更好地发挥他们在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九)广泛推进宣传实践。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和各类宣传阵地,同时发挥关工委“五老”成员尤其是老教师的作用,集中开展强势宣传,大力弘扬家庭道德教育主旋律,广泛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和成功经验。妇联要联合有关部门,以家庭道德教育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通过宣传实践活动,扩大家庭教育工作覆盖面,营造人人关心、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舆论氛围。
    (十)积极实施实事项目。针对新形势下广大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需求,社会事务办、团委等各成员单位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继续为家长和儿童办好事实事。要组织家长多读书、读好书,为家长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要重视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人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服务。
    (十一)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民间社团、民办家长学校等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关注,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形成全社会关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指导意见
       市金融业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金融服务区指导意见
       街道社区模块化管理指导意见
       廉政准则指导意见
       县级电影院建设指导意见
       市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
       卫生系统廉政教育指导意见
       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
       抗旱救灾倡仪演讲稿
     
    小学教师节活动总结
    市长秘书总结
    儿童村协会实践活动方案
    校区德育教学经验材料
    珍惜生命电力安全生产演讲
    六中全会学习心得—构建和谐社会…
    迎国庆庆中秋文艺晚会主持台词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践活动推进会…
    法院中层竞聘演讲
    青年节活动方案
    乡镇政务监督工作总结
    乡镇政务监督工作总结
    试论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
    把依法行政观念贯穿于整个政
    镇政府创业服务年活动方案
    县政府开展创业服务年实施方
    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市政府争先创优总结
    政府领导为民办实事的个人材
    政府教育发展情况的自查汇报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