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指导意见

sp;   (一)统一指挥,加强配合。建立两级统一指挥协调管理机制。对涉及多个部门或街道但长期管理不落实的难点问题,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城市管理办公室)明确一个单位主管,必要时牵头协调成员单位,组织综合执法,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要紧密配合。对涉及多个部门或街道但管理不落实的一般性问题,由街道城市管理委员会明确一个单位主管,必要时牵头协调成员单位,组织综合执法,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程度作为考评和问责的重要依据。
     (二)模块管理,精细快捷。要充分发挥模块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对城管问题信息进行采集发送,同时对问题信息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反馈。各街道(社区)要充分发挥模块化管理指挥室和模块化管理小组的作用,由一名街道领导负责一个模块(社区),整合城管干部、行政执法队员、市容协管员、保洁员等,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按区模块化管理指挥中心指令,在规定的时间里,按要求将问题菜单整改到位。
     各街道、区行政执法大队、环卫所要坚持“班车式”巡查、“错时”管理、环卫夜间保洁制度等成功做法,做到增加管理频率、扫除管理时段盲点、夜间道路干净整洁;充分发挥驻区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医院等单位、企业、个体户的作用,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要借鉴我区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扎实推进长效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严格职责,建立问责体系。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考评组负责对区城市管理组、区管部门以及街道开展长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评,考评得分情况每月汇总排序,各项考评结果定期公布。区信息中心研究制定随机考评、每月考评、年终考评实施办法,报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实施。(区考核、问责办法另行发文)
 (二)强化激励,建立保证金制度。为调动各单位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区建立城市管理单位和个人保证金制度。**、**、**、**街道每年分别缴纳20万元单位保证金,**、**、**街道每年分别缴纳10万元单位保证金。各街道书记、主任、分管主任各缴纳5000元个人保证金。区政府每年按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次进行奖惩。凡被评为年度优秀等次的街道,在返还单位保证金基础上给予等额奖励。凡被评为年度达标等次的街道,在返还单位保证金基础上给予0.5倍奖励。对达标和优秀街道给予的单位保证金奖励,由街道自行安排。凡被评为年度不达标等次的街道,扣除单位和个人保证金额。同时,年度被市政府评为城市管理优胜街道的单位,区政府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区有关部门也将根据年度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给予适当奖励。区市容局局长、书记各缴纳5000元个人保证金,考核奖惩办法参照市考核办法执行。
 (三)加大投入,推进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完善区街两级城管经费保障机制,逐年加大对城管经费的投入。同时争取市**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对**新城城市管理的投入。
 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我区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各街道、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要着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全面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使我区城市管理保持在全市的先进行列。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金融业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金融服务区指导意见
       街道社区模块化管理指导意见
       廉政准则指导意见
       县级电影院建设指导意见
       市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
       卫生系统廉政教育指导意见
       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
       抗旱救灾倡仪演讲稿
       某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指导意见
     
    学习江泽民文选体会—推动宣传思…
    农业开发治理局年终总结
    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学习阶段总…
    法院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自…
    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脱贫奔小康…
    离职市长演讲材料
    余起镇首届全民运动会开幕词
    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会议讲话
    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
    民政局发展增收节支管理意见
    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意见
    城市市容环境责任管理办法
    城市市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洁管理
    城市垃圾处治管理办法
    城市清理乱贴乱写乱画管理办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意见
    城市设施配套费使用工作意见
    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报告
    做好城市低保工作意见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