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党员服务站:党员服务站作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下属的服务点,加上网上党员服务中心的信息功能,拓宽服务对象、范围,成为全天侯、全方位服务群众的平台,包括就业与再就业、医疗、帮扶等服务。服务网络构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街道应急服务系统;二是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网上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三是社区就业帮扶热线;四是红十字爱心超市;五是爱心驿站;六是马琅助学金。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是街道成立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多种服务、多对象),其中包括党员活动中心的功能。二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其中包括社区多功能排练厅、社区读书读报室、社区广场。三是由文化站统一安排民间文体组织活动。
3.数字模块
一是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数字化系统。包括:1.建立社区应急群呼系统。社区应急群呼系统主要受理重大事故、公共性突发事件、防汛防台、公用事业突发事件、社区救助等事件。该系统与社区现有人口信息、民政救助、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等系统相衔接,一旦接到呼叫热线,立即显示来电号码、电话户主姓名、家庭地址等相关信息,便于快捷服务。2.电子显示系统。对涉及到社区的党务、居务、政务等,可以在电子显示屏上进行公示公开、下发通知、宣传教育。比如创卫、创文明城市、人大换届选举、入低保条件、大病救助条件等一系工作,可以直接在社区群众中宣传与号召,针对社会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和社区社会管理任务的不断加重,进一步提高街居两级的工作与服务效率。3、短信群发系统。对特定的工作对象群发出短信,加快工作节奏。 4.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比如说一名党员到街道工委转接了组织关系,到社区报到后由社区党组织将有关信息输入反馈系统,党群科只要通过信息查询,就可以知道该党员有没有按时接转组织关系,防止“口袋党员”现象的发生。等等,诸如此类的项目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调研并完善。
二是建立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库。对实有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数字化管理,把企业的各种情况输入系统,作为政府管理共享。这个系统的建立用途是多方面的,可以为政府管理服务、为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服务,也可以为经济、社区建设等其他工作服务,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属地管理,促进企事业单位参与地区的“三个文明”建设。
三是建立实有人口数据库。以社会事务科的人口数据库为平台,实现“一口采集、多条使用、动态维护、信息共享”。 民政部门已建这种数据库,可在社区模块管理中共享。
4.硬件。街道建立信息中心,请专家研制信息平台,在社区设置电子显示屏。
四、工作阶段
1.筹备阶段:一是成立推进社区模块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议由刘雯禾任政委,谭大春任组长、郑厚贵、吴继伟、陈建华、徐新、傅柱生、孙洪涛、派出所教导员为副组长,成员有许敬阳、王磊、林育云、但海燕、赵本宏、王洪林、王友宝、刘绪才、朱婷、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派出所户籍管理科一名同志组成。下设办公室,由许敬阳任办公室主任。二是梳理分类。把社区模块化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和现有的各类硬件资源、服务载体资源等梳理出来(街道已经开过会,安排各科室梳理目标体系),初步拟出一份供调研用的目标体系值,为前期调研工作做准备。三是发出邀请函。提前让专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