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力加强全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全面构建和谐城区、和谐社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争取三个突破: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形成以科普教育基地、社区科普园地、中小学校为基础的多元性、多功能的现代化科普设施及网络体系;科普投入机制建设有新突破,实现人均科普经费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科普宣传活动有新突破,进一步在设计、策划、实施的层面发动多方联动优势,推进科普活动的“一区(社区)一品”、“一校一特”(科技示范、特色学校),从而使全区的科普全方位、多形式地深入到每个角落;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 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三、主要任务
(一)以弘扬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实施青少年“光启”创新计划,做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节等重点科普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指导与总结表彰工作,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普活动与科技竞赛,使在校生参加科技活动人数保持在90%以上,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成绩保持全市排名前列;不断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形式,广泛开展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培育一批具有科学精神、思维模式创新、动手能力较强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努力提升区科技教育的层次水平。
2、抓好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探索形成校长联席会议等有效工作机制,加强科技教育的研究工作,鼓励科技教师研究科学,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扩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渠道和机会,指导学生参与科学,促进和引导社会科普与学校正规科技教育的相互渗透。
3、积极争取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普场馆的支持,充分利用他们的试验基地、试验室、标准室等有利条件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科普;联合区域内外科技资源,开发各类青少年科普项目,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各类科普展览,联合社区建设科普diy乐园、“社区青少年科技主题俱乐部”等,完善运作机制,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推进科学教育推广项目的实施,结合学校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深化“做中学”项目,根据未成年人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不断探索开发适合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儿童的课堂施教案例,引导青少年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科学素质。
(二)以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实施社区居民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1、大力培育社区科普示范典型。充分依托区科普资源优势,发挥各社区科普工作特色,通过实施市、区两级科普示范创建工程,培育一批科普特色小区、科普示范村,到20**年,全区80%以上的社区要依托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建有1个科普主题活动室、1座科普示范画廊等设施,以此推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科普教育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生活;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凸现社区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示范作用。
2、创新社区科普活动的机制和方式,提高活动的实际效果。充分利用专家咨询、科普讲座、展览等方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