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用一体化的节水农业格局,努力提高水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努力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任务目标是:在全市逐步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力争到“十一五”末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普及率达到70%以上。重点抓好小麦、蔬菜节水,实现小麦浇水次数减少1-2水,亩节水50-100立方米。蔬菜在现有基础上达到节水30%,亩节水量100立方米以上。今年实现全市年农业节水2.5-3亿立方米。2010年全市年农业节水达到4亿立方米以上。
三、优化作物结构布局调整,推进节水农业快速发展
各地要认真分析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各区域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从节水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当地种植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农业种植结构。要积极扩大抗旱、耐旱、节水作物种植,逐步缩减高耗水的小麦等作物。发展雨热同季的夏玉米、棉花、杂粮、谷子、薯类、牧草等作物种植,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大力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加快节水品种推广,作物良种补贴项目中要突出加大节水高效品种的比重。到2010年,全市小麦面积控制在400万亩,玉米面积发展到380万亩,其他杂粮等作物发展到50万亩,棉花面积发展到200万亩,花生等油料作物稳定在50万亩,蔬菜面积稳定在150万亩。
小麦生产:推广省确立的以节水为重点的“八项技术”,应用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模式。 “八项技术”,即选用抗旱品种、免耕栽培、小畦灌溉、“两晚技术”(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窄行密植、秸秆还田、不浇返青水、推迟春一水。要尽快选择一批抗旱节水小麦品种,建好示范区示范村,组织现场观摩,加快推广步伐。重点推广石家庄8号、观35、石麦15号、石麦14、冀丰703等一批节水品种。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中要加大节水小麦比重,扩大节水品种的种植面积,同时搞好节水品种的实验、示范和展示工作。2007年?2008年度计划我市示范推广面积300万亩。全市重点抓深州、枣强、故城、景县、阜城五个重点县市,各建两个1000亩的示范方,同时分别建设2个百亩实验田。其他各良种补贴县市区都要抓好两个500亩示范方,搞好节水品种和节水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工作,确保小麦节水工作切实抓出实效。
蔬菜生产:以设施菜为重点,以水肥一体化运用为核心,以推广节水作物及种植模式为基础,配套节水设施,集成技术模式,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在设施蔬菜产区重点推广膜下滴灌、膜下沟灌、膜下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杜绝大水漫灌。阜城、饶阳、武强、武邑、桃城等五县区,每个县区搞蔬菜滴灌节水示范点3个,每点不少于10个棚室。二是推广节水种植模式。故城、阜城搞好拱棚韭菜、拱棚西瓜与棉花间作等节水作物及种植模式的推广。三是推广抗旱品种。芦笋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兴蔬菜产业,其抗旱节水效果较突出。桃城、武邑、景县、深州、武强等县要稳步推进芦笋等蔬菜作物的推广。全市到今年年底可达到4万亩以上。四是要继续下大力抓好设施菜生产。发展设施菜,既可以实现错季生产,增产增收,又可以减少地面蒸发和作物蒸腾,实现节水。2007年全市蔬菜节水综合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
玉米生产: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满足畜牧业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充分挖掘玉米雨热同季优势和增产潜力,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抓好“一调四改” ,“一调”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