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安全、经营管理、职业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切实提高“十小”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通过“联系卡”、现场指导、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提供技术改进、标准提升、法律法规解读等服务。
3.实行“十小”信息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十小”行业信息平台作用,做好“十小”基本信息的动态管理。各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要准确掌握“十小”经营企业质量安全状况,在认真做好整规结果双确认的同时,及时更新信息,确保“十小”行业信息平台有效运行。
4.推动“十小”行业转型发展。各监管部门要加大行业转型升级工作力度,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合作经营、集中配送、股份联合等新型经营模式,努力在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发展品牌、创新业态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十小”行业转型升级。
(三)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
1.加强督查指导。要定期组织对“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情况的专项督查,并经常性开展明查暗访、巡查抽查、联合执法等多种形式的日常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悉心指导,并及时总结经验,重点防止反弹、回潮等现象,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实现长效监管。
2.落实目标责任考核。按照层级化责任体系的要求,将“十小”行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十小”行业质量安全状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考核的主要依据,建立乡镇(街道)落实整规工作量化考核机制,组织开展乡镇(街道)整规工作自查自评、达标验收和年度考核等工作。
3.做好结合文章。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十小”整规的结合文章,以平安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新农村建设等大局工作带动“十小”行业整规工作深入开展,尤其要以“迎世博”、“迎世合”、 市运会、茶博会、“两城”复评、旅游节等活动为契机,以落实常态化、长效化管理为目的,推动“十小”整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4.强化行业自律。大力培育、发展和壮大“十小”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运行机制。支持行业协会实施内部资源协调,开展业内交流,建立规范性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和相互监督,规范行业竞争,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建立引导性政策机制
1.进一步实施帮扶措施。结合各“十小”行业实际,要积极主动地研究制定促进行业发展的帮扶政策,从简化手续程序、税收优惠、减免收费、用地选址、网点规划和金融信贷等方面,加大实施优惠减免措施的力度,为“十小”行业的做大做强创造良好条件。
2.进一步强化引导机制。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十小”行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十小”行业规范发展的政策意见,落实必要的“十小”整规工作经费。通过扶持引导,“十小”行业传统业态、行业结构、规模层次得到优化和提升,适应农村经济转型与消费升级的新要求。
3.进一步开展示范创建。要加强“十小”整规示范创建工作,以层层推选、公示等形式,开展“十小”整规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社区、商业街)、示范经营户三级示范单位的评比工作,由“十小”办统一对示范单位进行授牌和通报表彰,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十小”整规工作全面开展。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向上推荐参与各级先进评比。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十小”行业质量安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小”整规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