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价出卖、或低价临时出租,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如我市某单位将闲置的房屋以极低的价格临时出租,后因乡村规划拟动迁此房屋时,租赁老板索要天价弥补。
5经营难落实。市2000年成立国资公司。并接受处置国有企业改制剩余资产,实行资本营运。但实际上,国资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很难落实到位,授权不够充沛,使其职能发生了偏差,经常出现企业家开会没有国资公司,政府开会也没有国资公司的尴尬局面。特别是自来水、兰苑宾馆2家隶属于国资公司的子公司是市属重点企业,而管理者国资公司却连重点企业的身份都没有,组织序列里只属于临时性机构,对子公司实行管理和财务监督的职能作用也就大大减弱了缺乏权威性。
二、问题成因分析
1认识上的误区。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不分,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过程中随意性大,自主决定资产的进入、退出、留转,越俎代疱、不计后果。二是缺乏管理意识。有局部人认为有剩余房产和土地的单位终究是少数,能拿出经营的资产也很有限,没有多少收益可言,何况,财政拨款不到位的情况下,有点收益作些弥补是可理解的管不管无所谓。三是缺乏缴费意识。一局部单位认为单位资金、设备不少是通过向上级争取、自筹、集资、贷款等方面形成的单位对其拥有所有权、划转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即使是转为经营性的房产,收益也应归单位所有,不愿也不应交“非转经”占用费。
2体制、管理上的原因。对国有企业的国资管理相对重视,而对行政事业单位国资的管理和保值增值相对忽视,国有资产价值(帐面)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造成单位重购置轻管理、重拥有轻效益现象比较普遍。2007年全国性的资产清查中,市100多家单位仅有建设局一家按规定设置了卡片式台帐、总账与明细账。二是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经营机制。国家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中,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县市一级资产管理特点的法律法规,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几乎无章可循。政府相关部门充任经营活动主体,直接进行房屋出租等经营活动,不只引起一些产权纠纷,而且经营效率低下。三是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都有监管国有资产的责任,但部门之间联动不够,给有些单位弄虚作假、隐瞒不报、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违纪违规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可防止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另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执法的手段跟不上,处分的力度小,违法违规无代价,也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做好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应该被纳入市属重点企业,明确国资公司为全市唯一国有企业资产经营管理者的法人地位。同时,加强财政部门资产管理股工作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强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培训,添置必要的管理软件,保证管理工作的推动落实。二是加大宣传形成共识。加大国家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修改和完善我市《关于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和处置的决定》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逐步落实国资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各部门、各单位从思想上重视国有资产管理,自觉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全市范围内形成国资管理的合力。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落实责任。建议各级各部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负责制,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加强国资管理,强化使用责任制。特别是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对于违反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置。
2核资集权。建立起明细台帐。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主管的国有企业进行集中清查,将其产权与原主管部门剥离,集中移交国资公司统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