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增强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客观总结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近年来。整体实力提升,竞争力增强,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金融业快速发展壮大。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发展,金融资产大幅度增加,金融企业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二是金融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央专项票据兑付工作进展顺利,以县(区)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体制已普遍建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分行正式成立。资本市场得到整顿规范,发展步伐加快,已有3家上市公司的基础上,有2-3家公司的上市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有望在近期实现上市融资。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保险市场日益繁荣,几年来,全市新增保险机构20余家。三是金融服务功能得到发挥。金融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结构,推进企业上市,发挥保险服务功能,为我市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安排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金融监管不断强化。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分业监管体制和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完善,市银监分局已履行职责4年,市保险协会于年成立。各项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秩序日臻规范。五是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商业银行顺利实施了8.87亿元不良资产置换,监管指标进一步好转。停业整顿达5年之久的昌黎南关城市信用社年底顺利退出市场。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实现了年、年连续两年无案件,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年无银行业案件的市。证券业资产重组工作顺利完成,证券公司质量明显改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需要。
(二)高度重视金融领域存在问题。当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资金过剩与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并存,吸收外来资金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不足。二是金融结构不够优化。布局结构不合理,县、乡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机构体系布局不合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过少,外资银行没有分支机构;信贷结构不合理,三农”中小企业和重点项目资本金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市场结构不合理,证券、期货、信托、基金、金融租赁等金融业态薄弱,有的还是空白,新型金融工具运用不充分,直接融资比重低。三是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已有资源、资产、资金开发利用不够,地方政府调控金融、资本运作能力不足。四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企业和个人诚信意识淡薄,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时有发生。五是金融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明两年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变数较多,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房市股市潜在风险积累,金融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市金融业的稳定,银行体系内的大额不良贷款、集团客户授信和关联交易风险隐患依旧突出,国内其他地区金融系统大案要案的发生对我市金融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正确认识金融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与经济呈现出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和全面渗透的特征,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愈加明显。经过改革、整顿和规范,市金融业正步入科学发展的新轨道,正在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正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