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通州区政府廉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北京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促进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更加廉洁、规范;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逐步消除影响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作风障碍;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以改革创新的手段,推进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实保证。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政策的有效落实
(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建立本区专项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织协调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区政府各部门和乡镇政府严格执行中央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政策措施落实、项目规划立项、审批建设程序、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质量及工作人员是否廉洁高效等重点开展监督检查。尤其对城建、交通、水利、林业、农业、农村、园区等投资规模大、建设项目多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以及关系民生、影响面大的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其中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
(二)改进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按照“加快、简化、下放、取消、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要重点围绕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在改进行政审批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发展软环境。认真落实区政府《促进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和《促进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实行新企业(项目)入驻绿色审批通道制度,推行项目制、服务承诺制和项目会审、签批制、联合踏勘制等制度。同时,建立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为中央和北京市在通投资的重大项目,市区政府重点工程、折子工程、办实事工程中急需审批的重大项目和涉及我区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设立多部门并联审批网络平台、联审会商机制,优先安排联审联办事项进入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构建优化政府办事公开、提高办事效率的长效机制,促进投资项目及早落地,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三)完善监督手段,加大监察力度。为保市、区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行政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手段,加大监察力度。一是健全各单位基本建设“阳光工程”监督组织和领导机构,开通“通州区基本建设阳光工程监督网”,形成多方位的网络监督。重点对扩大内需新增资金建设项目涉及的工程项目批复、土地供应、工程建设招投标、资金拨付使用等数十个风险点进行监控,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查询和分析,有效监督政府投资行为的安全、廉洁、高效。建立并实行专业部门和执法机关向监察机关移送违纪问题与案件线索制度,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二是贯彻市监察局对“绿色审批通道”运行全过程监督的要求。制定实行《绿色审批通道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全程监督本区绿色审批通道工作的运行情况。采取参加联审办公会、网上督查、深入查访、情况通报、制发《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三是整合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方式。探索实行责成监察、授权监察等方式,充分发挥派驻监察部门和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作用,对重点项目立项开展多级联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偏扶正。
二、开展专项治理,维护群众利益,确保构建和谐社会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执行
(一)加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