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补偿机制
1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补偿方案。加强基金监管。加大新农合经办机构能力建设,规范基金使用。提高基金效率。年度参合率、受益率和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6%90%和60%以上。根据市县要求,3月底全面推行“一卡通”管理工作。
二、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2今年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乡村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疗卫生单位药品零差率销售达100%两所县级医院逐年递减3%药品加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药品“四统一”管理。
三、积极推行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工作。
3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公立医院改革原则。医务人员岗位聘任制。全面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将实施便民惠民措施与推进综合改革、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相结合,切实推行“十制改革”推行院长公推公选聘任制。工资绩效制。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四、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4各医疗机构完成院内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四化”建设任务。积极创建“园林医院”
511月底完成县人民医院住院医技楼、综合服务楼建设任务。力争启动门诊楼建设。
6年内完成2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争取资金2000万元。并向上级争取论证储备项目5个。
7宫河中心卫生院住院楼于10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卫生监督所综合业务楼争取5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8卫生院住院楼榆林子业务楼项目后续工程要在5月底前完成。包括修建锅楼房、院内硬化、工程验收等。
五、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扎实做好卫生应急急救网络。
9细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使人人享受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0去年的基础上在县医院建成“120急救调度中心。使全县10个乡镇实现“120急救网络全覆盖。
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1加强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建设.有效利用中医药人员和中医诊疗设施。实现中医药服务3个1/3目标;94所村卫生室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设置中医科、中药房.
12县医院成立中医药管理科。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名;落实新农合中医药优惠政策;县医院应设置不少于10张的中医病床。开展中医药服务。县中医院成立基层指导科。所有西医科室和重症监护室配备中医执业医师。
1310月底前建成宫河、湫头、榆林子、永和、周家、永正、三嘉卫生院等7所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院内中药制剂使用和地产中药材、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1项。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少于3项.
七、狠抓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确保各项卫生工作有条不紊。
14组织重点疾病控制工作:建成vct室并开展工作;结核病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到75%以上.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100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5%以上;完成县级综合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并通过验收。治愈率在85%以上.
159月底前完成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任务.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达5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5/十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