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状况和主要成就
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以项目促发展,县卫生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医改工作方针。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顺利地完成了各项规划任务,为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发展现状
目前。即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管办7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单位19个。中心卫生院。月明、长乐2个卫生分院,1个私立医院(惠民医院)共有村级卫生所9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0%,个体诊所309个;全县正式在编医疗卫生人员共517人,各类县聘73人。其中,具有本科人员55名、专科132名、中专212名;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人员8名,中级职称(主治医师)119名。全县各医疗机构开设病床共365张。能独立诊断一些复杂病症和处理肝胆、心脏、腹腔、骨科、颅脑等较高难度手术。
二)工作成效
1卫生体制改革效果明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以改革求突破,县卫生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倡导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激发内部活力,为外部改革创造了环境。按照定编、定岗、定员的三定”原则,系统内顺利推行了全员聘用制,达到因事设岗,因岗择人,竞争上岗,实现了优化组合,避免了人浮于事。工资分配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实行绩效挂钩,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年以来,积极开展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目前有70%村卫生所均达到标准化设置和规范化运作。
2医疗质量管理明显增强。全面推行质量管理责任制。确定了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同时要求医务人员持证上岗,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差错事故责任追究制。从院长、科主任到首诊大夫层层分解任务。亮证行医。每年县局对各单位的急诊工作、护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等多次进行专项检查,促使医疗质量稳步提高。多年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均达到96%以上。
3预防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防保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开展顺利。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和跟踪督导制,三级预防监测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计划免疫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加强了经常性的监督工作力度,各项指标任务完成良好。传染病排序、健康知识宣传和“降消”项目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开展。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卫生局坚持科学防治,严把关口,全县人民不懈努力,广大卫生工作者顽强拼搏,取得了防治禽流感、流感、小儿手足口病等传染疾病的重大胜利。
4中医药取得了长足发展。县中医药工作以“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为契机。强化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全县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有效地配置中医药资源,积极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合理安排。积极落实中医药“三三制”管理要求;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加强专病专科建设,拓宽服务范围,特别是县中医院发挥中医特色,以办名院,出名医为战略,吸引了大批外地患者,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质量,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好处。
5医教科研工作得到加强。全国上下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深入开展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并鼓励医务人员通过函授、电大、自考等渠道进行在职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培养,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大政要求之下。每年选派一线人员到省市医院进行进修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