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刺绣品产品的特质。加大中低端产品的研发推介力度。与旅游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向上争取项目投资100万元,力争赶上年建成融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上河镇董家村香包产业生产基地村,依托我先子午岭拥有的天然资源和宫河王录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发建设一个中药材一批香料种植产业园,研发生产一些中药材香料,促使香包香起来。整合现有专业人才资源,沿海大城市及旅游景点设立一些销售机构,大力扶持生产大户,提高生产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今后五年内,县上将重点扶持1000个重点专业户,县文化馆争取省报非遗名录国家级至少3各项目,省级7个项目、市级20个项目,新建非遗传习场所10处;力争赶年主项并新建县文化馆一幢,馆舍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争取投资400万元以上;力争赶2013年立项并建成县民俗展览馆一幢,面积1200m2争取投资300万元以上。
8文物博物馆业。不断以提高基层基础文物设施建设、提升展览水平。馆舍面积2000m2争取投资600万元以上;赶年立项并维修好县永和镇赵氏石牌坊和罗传文庙大殿、赵氏祠堂等三个文保单位,县博物馆要以文物保护、博物馆提升和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为重点。服务人民群众为已任。赶年立项并建成县博物馆展览大厅。争取投资1200万元;赶2013年立项并扩建修缮县诗村塬革命纪念馆、习仲勋旧居、红一军团政治部旧址等一批红色革命遗址,争取投资960万元以上,努力使我县的红色革命景点都能够纳入国家红色旅游线路规划之中,加快培训一批文博导游队伍,全面提升我先的文化旅游品位。
四、方法和措施
一)加深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要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推进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破除萎缩不前、等靠要”旧观念,不断增加发展文化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开拓创新,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观念,进一步增强产业意识,切实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力发展文化长夜,切忌忽视市情实际和市场需求、盲目效仿或仓促上马的倾向,牢固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的文化发展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保障。
二)加强对文化产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组织机构。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张总体规划之中。纳入部门和乡镇年度工作考核范畴之内严格奖惩。坚持做到同意规划要求,切实推行文化产业发张目标管理责任制。统一部署实施,统一督促检查,统一支持发展。县乡文化部门和县直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省、市在关政策规定要求配足配够专门工作机构和人员,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四落实。
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县乡文化部门要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帮文化”转变,坚持依法行政。从管理政府文化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行业的转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四)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按照中央关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坚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原则。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管理机制。允许特殊才能的文艺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整合和盘活国有资产,逐步将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依法实施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确保完善和保值增值。
五)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