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重大专项。实现关键领域重要软件的自主可控。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提高国产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文处理软件(含少数民族语言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技术、产品研发。促进基础软件与cpu互动发展。加强国产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增强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导中小软件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和联合发展,提高软件行业国际合作水平。
三)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运用。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加速通信设备制造业大发展。以新一代网络建设为契机。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开发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应用,加强设备制造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互动。以规模应用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带动系统和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支持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建立内容、终端、传输、运营企业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新体系。
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把握软件服务化趋势。综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引导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外包数据处理、信息技术运行维护等非核心业务,促进信息服务业务和模式创新。进一步开发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积极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服务外包体系。提高信息服务业支撑服务能力,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满足产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以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速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支持rfid电子标签)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及检测等产品和系统的开发和标准制定。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结合国家改善民生相关工程的实施,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领域应用。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水平,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壮大涉农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
四、政策措施
一)落实扩大内需措施。
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家电下乡、其他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引导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和数字化影院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完善普遍服务机制。加强农村电信和广播电视覆盖,加速实现“村村通”支持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和led发光二极管)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建立国家资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配套保障协调机制,带动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发展,引导国内企业互相配套。
二)加大国家投入。
国家新增投资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电影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等六项重大工程。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加大引导资金投入。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鼓励地方对专项支持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