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强县。
24建立农村环保目标责任制。制定农村环保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并开展试点。
五)环保为民。切实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25继续深入扎实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健全完善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开展环境执法稽查试点工作。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和建设项目环境违法以及重金属污染等突出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和后督察。
26建立群众和企业之间交流平台。努力协调群企关系。解决群企纠纷,定期组织企业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连心会。化解群起矛盾。维护群起利益。要认真抓好环境信访工作,加大对重大环境信访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存在群体性事件隐患的环境问题的排查和整治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重大群体性环境纠纷事件。
27严守环境安全红线。着重抓好环境风险源调查及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准确掌握企业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排放情况。建立企业应急值守和治理设施运行日报告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全过程监管。年要对全县所有重点污染源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在线监测平台。完善企业应急预案,落实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措施,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积极防范和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28推进重金属、辐射和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一是强化现场检查执法工作。继续加强对放射源用户单位的安全检查工作。开展对射线装置用户单位的安全检查。提高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效率。实行放射源专人监管报告制度。尽快将其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规范重点行业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业探伤、无线通讯、废旧钢铁冶炼等行业的辐射安全监管工作。
六)全民参与。努力营造环境文化建设浓厚氛围。
29组织开展生态乡镇、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和环境友好企业的绿色创建工作。
30抓好环保重要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节日的新闻宣传。开通环保热线。发布环保新闻。制作环保节目。
31创新形式和手段。组织好日常的环保宣传。
32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一是县城主街道和公路沿线开辟环境文化墙。二是企业开展环境文化建设。组织文艺节目和文化活动。三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环保文化活动。
33加强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进行法律培训。
七)监管到位。努力提高环保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34继续做好主要河流国控、省控、省界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和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等重要监测工作的同时。组织做好“三同时”验收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减排工程项目监测和突发事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积极试点和开展农村环境监测。
35做好环境统计工作。做好环境统计季报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开展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为“十二五”环境统计和污染减排奠定工作基础。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摸清我省末期的污染源情况。
36认真吸收环保规划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形成规划基本框架。启动并完成各环保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集思广益。确定“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指标体系。
37抓好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准确掌握全县所有工业企业。为开展业务管理提供数字依据。三产及卫生医疗单位排污情况。
38要加大排污收费力度。足额征收排污费。今年要严格按照“应收尽收。确保年度收费任务全面完成。足额征收”要求。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