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
1政务专网全面应用。按照“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将部分单位业务应用系统的线路整合进政务专网。重点推进部门内部办公无纸化,逐步实现文件签发、发送和接收、办理的全程电子化。未接入政务专网的单位要积极主动与县信息化办和电信局联系,按要求尽快做好接入工作,提高政务专网的应用率。
2门户网站群建设再上新台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围绕信息公开、线办事、公众参与、网上监察,积极开展各类在线查询、咨询、投诉和审批等便民性项目,实现在线申请受理、资料查询、问题咨询、审查审批和结果反馈,努力提高网站应用程度。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探索设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气象、农产品市场信息、灾害防治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项目。依托门户网站群,整合信息资源,推进各乡镇、各部门子网站建设,实行政务信息公开。选择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子网站,初步构建县乡村三级网上虚拟电子政府。
3应用门户网站群积极稳妥的开展网上服务。选择与公众关系密切、实施难度小的1-3个单位,开展网上行政事项审批试点,逐步推进公众、企业事务的网上办理。探索网上举报、网上信访等业务在互联网方面的应用。开发医保低保、中高考成绩等面向公众的信息查询系统。
4制定《县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办法》对全县公务员电子政务办公个人行为,政务信息的流转、处理、存储、共享,电子邮件的使用等操作进行规范。
5积极进行无纸化会议的探索。对县委、县政府、紫荆宾馆等全县性会议召开的场所进行改造,安装投影、led等设备,为进行无纸化环保会议奠定基础。鼓励县直部门应用信息化技术召开行业会议。
二、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
1进一步抓好农民信息之家的管理、应用和延伸。
2丰富涉农信息资源服务。以信息化乡镇、信息化村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发、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以门户网站“三农服务”窗口为平台,大力推介特色产业,不断加大农产品网上交易份额。
3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短信、信息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信息服务。
4加快建设参合农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和使用建设。
三、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
1依托门户网站群,建设教育频道,引进和整合县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县各类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形成教师的互帮互教和家长互动及学生成绩的网上查询。
2加快学校网络接入步伐,以教育频道建设为重点,鼓励中小学依托教育频道建设学校网站,开展教育系统网站评比、中小学信息化应用评估和优秀课件比赛活动。
3加强信息化培训,年内培训教师1000人以上;抓好学校现有各类信息化设备的应用。
四、努力推进城镇管理信息化
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区域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城市规划、建设、交通、房产、市政、市容、社区管理、小区服务等业务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库。
五、引导推进商务信息化
1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节能减排中的特殊作用。
2依托门户网站群建设商务频道,编制电子版企业黄页,鼓励县内商户建立网站或网页,助推我县商户上网和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六、切实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