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水平。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积极发展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流动电影放映车等新型文化服务载体,扎实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工程,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精心策划好景区景点文艺演出,传承创新玩龙灯、跑竹马、撑旱船、踩高跷等民间艺术,举办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断满足公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第七。开展对外交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与旅游业改革,深化改革。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通过要素链接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加大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力度,促进旅游产业向多元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结合县情实际,盘活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与西安以及关天经济区各兄弟县区在市场营销、产品整合、线路延伸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拓宽旅游市场。深入持久地对全民开展对外开放政策教育,积极适应文化旅游市场需求,行业管理、市场机制、资源开发、产品设计、餐饮住宿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八。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行政推动。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为各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奖惩。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等优惠政策,健全基金使用、执法管理、队伍建设等相关制度,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增加旅游、文化等产业基金设立规模,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全力推进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