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的切身利益。要把这项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应当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把握好政策尺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面对面地做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移民工作在稳定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二是坚持典型示范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高标准抓好1个移民示范社区和2个移民示范小区建设,打造精品样板工程,以典型带一般,以示范带全局。三是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安置居住密度相对较小、相对偏远的群众,优先安置就业能力较强、积极性高的群众,优先安置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的群众,以提高置换效益。四是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有土安置与无土安置、政府安置与自主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将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户安置到城镇发展产业、居住和就业;对移民搬迁量大而且集中,自然条件宜居,土地资源相对宽裕,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建设移民新村,集中进行搬迁安置;对移民搬迁量少且比较分散,自然条件受限、土地资源紧缺、交通等基础相对较差的地方,选择和依托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基层村进行迁并;对有条件的农户利用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分散迁入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村或集镇;对“五保户”孤寡老人采取修建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形式集中安置供养。
四、采取措施。强化“四个保障”
移民搬迁安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实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县、镇政府分级负责制。县政府成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任务重、要求高、政策性强。各镇政府成立相应机构,实行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参与搬迁工作中,为有序搬迁构筑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规划保障。完成全县移民搬迁总体规划,各镇在总规的框架下,制定符合各镇实际的十年搬迁规划和当年计划,并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总体、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建设及水利、道路、林业等涉农规划相互衔接,制定谋求搬迁安置、土地置换效益最大化的行动纲领。三是强化资金保障。一方面加强与省、市搬迁办,特别是省搬迁公司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整合政策和资源,聚拢与移民搬迁有关的项目和资金,走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的路子,形成合力谋求资金效应最大化。四是强化政策保障。全面贯彻省上配套出台的有关移民政策,坚定维护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脱节,坚决按政策办事,用好、用足国家现有政策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出台一些帮助移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措施,推动移民搬迁安置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