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增长的强劲态势。加快灾后重建扫尾完善工作,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加快滨河西路、滨河东路、大桥金矿、后川坝金矿、城北建材市场、避难场所及地下商场开发等重点项目进度,力争年内竣工投用。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抓好项目论证储备和筛选申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项目库,努力形成“争取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格局。健全考核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产业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力争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6亿元。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加快商务谈判进度,促使刚泰河滨城商业步行街、花炮厂搬迁、“仇池·丽景花园”住宅小区、城北果蔬市场、民用天然气等已签约或有投资意向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充分挖掘县内民间资本潜能,有效激活民间资本,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二)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在正常年景稳定在16万吨。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何坝民旺马铃薯合作社良种繁育基地、贮藏窖群、专业交易市场建成投用,努力建成最大的马铃薯专业市场;何坝和旺半夏专业合作社完成标准化种植1000亩,着力提升半夏的品质和产量;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4.2万亩,不断丰富城乡群众菜篮子。全力实施好整村推进、基础设施、“雨露计划”、特色产业、科技、移民、社会、以工代赈和异地搬迁八大扶贫工程,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出力度,年内输转劳务人员11.5万人(次)以上,力争创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
(三)软件硬件同步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紧紧围绕“产业抓特色,基础抓配套,城乡抓统筹,村容抓整治,培训抓技能,制度抓创新,管理抓民主”的工作思路,以九大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为重点,加大项目争取和资金整合力度,全面加快长廊内各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村级民主制度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好邻居、遵纪守法户等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告别封建、落后、庸俗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营造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新风尚。
(四)抓总量提质量并举,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加强生产调度,加大服务力度,不断提高现有企业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大桥金矿、后川坝金矿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建成投产,将黄金产业培育成我县又一支柱产业、支柱财源。按照一个县一个工业集中区的要求,科学编制工业集中区规划,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支持。全面完成西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首期1131亩征地任务,完成防护堤工程。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建设用地的平整及道路、桥梁、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落实好园区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力争有3-5户企业入驻。积极筹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介机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污染源防治和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配合十天高速公路西和段开工后的拆迁占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建设。开工建设何洛路升级改造工程和西晒路水毁修复工程,积极争取姜席至礼县雷王公路、蒿林赵沟至西礼大桥公路立项建设,早日打通对外通道。公交枢纽站建成投用,公用型汽车站开工建设,切实提高客运保障和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县城西山滑坡综合治理项目,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居民群众生命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