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断强化值守应急工作
加强值守工作制度建设。各县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系统值班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7号)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本县区、本部门、本单位特点的值守应急、信息编报、值班日志登记、紧急会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以及重大节庆、会议活动和敏感日期间等非常态下的值守应急工作机制。
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继续拓宽信息渠道,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时效。加强研判,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质量。严格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197号)要求,狠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和报送考核制度的落实,定期检查通报执行情况,并督促县区、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信息报送的制度和要求,确保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不迟报、不漏报、不谎报、不瞒报。
建立完善定期会商制度。市政府应急办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由各县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应急办负责人参加的突发事件隐患评估与防范对策会商会,重点加强对公共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预警性、苗头性信息,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重点,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继续完善“一案三制”建设
各县(区)、各部门、有关单位要继续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建设要求,坚持抓好各类预案建设。年内全面完成县级总体应急预案及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的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报市政府备案,进一步建立健全预案体系。
制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建立应急预案修订、评审、发布、备案等制度,明确应急预案演练的审核批准及应急预案启动、评估等程序和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的建档、归档工作,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演练。制定科学有序、操作性强的应急演练计划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着力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年内市安监局、市消防支队、市卫生局要分别开展一次矿山突发事件和防火、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各县区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一些相关预案的演练,演练结束后,将演练进行总结报市政府应急办,用于县区间交流。
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决策、协调联动、善后处置等机制,提高跨县区、跨部门突发事件处置水平。加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市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推进力度,明确职能,充实人员,完善相关制度。根据省政府工作进度要求,适时制定出台《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加大执法督查力度,不断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化建设。
三、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按照省政府要求,加快市政府总值班室建设改造进度,加强总值班室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总值班室各项功能。尽快拿出全市应急平台建设方案,力争下半年完成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第一期任务,年底前实现与省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拿出与各县(区)、各部门、有关单位应急平台互联互通方案,力争在年全面实施。
进一步建立完善综合应急通信体系,建设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加强海事卫星电话、卫星固定站点电话和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用。做好应急平台数据库的修订完善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相关制度,推动应急平台体系管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