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类、综合类信息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实现上报信息以动态信息为主、综合信息为辅,向以综合信息、调研信息为主,以动态信息、常规信息为辅转变。为此,要切实做到“四个加强”。第一是加强综合处理,实现办公室由信息“蓄水池”向“加工厂”转变。对初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处理,使报送的信息集散为整、变缺为全、化浅为深,多侧面反映事物的整体,多层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提升信息的价值。第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实现信息由决策资料向决策方案的转变。要善于从原始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深度发掘,为领导提供有较大参考价值的调研信息。第三是加强决策服务,实现信息服务由阶段性向全程性转变。决策前,要提供信息利于确定目标;决策进行中,要综合多种信息利于优选方案;决策执行中,要主动反馈信息利于掌握情况;决策贯彻后,要追踪信息利于总结提高。第四是加强信息采集,实现信息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加大对基层和部门信息工作的督促、指导,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稿源,使信息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从盲目转向自觉。
(四)加强沟通,畅通渠道。一是对症下药,使本级上报的信息能够“适销对路”。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今后要与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主动衔接,多汇报工作,把握信息需求,对症下药。各县(区)、各单位也要主动与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搞好衔接。二是编织网络,使下级上报的信息能够“有的放矢”。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要对各县(区)各单位的信息工作加强指导,交任务,约稿源,特别要紧紧抓住各经济主管部门和重点单位,使之成为收集信息的主渠道。各县(区)对辖区部门和乡镇街道的信息工作也要时时给予指导,调动好、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三是横向联合,使上报的信息“口径一致”。市、县区政府办公室要与党委、人大、政协办公室加强沟通,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四是借力延伸,实现信息工作的“全面覆盖”。各县区、各单位信息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要取长补短,既要从中央、省上主要媒体捕捉重要工作导向,又要与本地新闻媒体如陇南报社、陇南电视台实现“链接”,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强大的信息源,借力造势,扩大信息的社会影响。
三、完善政务信息工作制度
信息工作面宽线长、任务繁重,程序性、规范性很强,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严密的制度,形成级级负责、层层把关的信息工作责任体系。
一是实施政务信息员制度。在市直各单位办公室(秘书科)、省驻陇南各单位办公室、市政府驻外联络(办事)处确定信息工作负责人一名、政务信息员一名,根据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政务信息报送要点和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工作动态,向市政府办信息科报送信息。各单位要将人员名单于3月20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室。
二是实施定期定量报送信息制度。为确保信息数量和质量,各县区政府办每月至少上报30条信息,市直各单位办公室每月至少上报10条,省驻陇南各单位办室每月至少上报5条。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要进一步发挥驻外“窗口”作用,积极收集报送国家有关部委政策动向和外地经济信息,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三是实施信息报送定期通报制度。市政府办公室每季度对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信息报送要点以及各县区、各部门、各企业上报信息数量、采用情况进行通报,分类进行排名,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指出问题,推动工作。
四是实施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市政府办公室将制定出台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年终对各县区、各部门信息报送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信息报送工作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根据信息质量,评选出优秀调研信息和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