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和推广“四议两公开”等经验做法,狠抓落实“一考双评”、村两委联席会议、村财委托乡镇管理服务、村委会向党支部报告工作等一系列制度。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统筹推进创建党建示范点和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培养、发挥作用、有序流动机制,鼓励更多优秀大学生到农村锻炼成长。以乡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和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建立运行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实时管理系统。整合信息资源,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
(十七)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三有一化”为目标要求,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坚持以开展“四好四强四优”争创活动为载体,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以“三抓一优化”活动为载体,加强新时期我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始终走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坚持以争创“人民满意学校”和“人民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加强学校和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坚持应建必建、应派必派的原则,继续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工作力度。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双帮双联”、“联村进企”、信用社和党支部“1+1”联手帮扶活动等一系列城乡党组织共建活动,通过组织共建、人才互动、党员联管、活动互助等方式,整合利用区域党建资源,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统筹抓好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
(十八)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服务。继续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落实,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结合纪念建党周年,广泛开展党的历史优良传统教育。继续依托党校、各类培训班、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干部大专学历班、外出考察学习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加强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开展农村基层干部警示教育,争取对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轮训一遍。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完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运行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东方党建网站建设和基层党建手机信息系统,加大基层党建工作透明度,提高知晓率。通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等方式,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严把发展党员关口,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深化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信息化。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七一”前后,组织开展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六、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稳步有序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十九)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认真落实《省基层党务公开试行办法》,制定和落实《中共委党务公开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党员群众的各项权利。充分发挥基层党代表的作用,继续做好党代会“基层代表直通车”工作,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改进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产生方法,适当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和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扩大选举工作民主,适当提高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完善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方法。
(二十)健全党委运行机制。健全党的委员会制度,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规范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继续全面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完善市委差额票决干部办法,继续全面实行市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